关于细数全球抠门富豪的文章,由江苏教育招生网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们常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照这种逻辑推理下去,那么国内外顶级富豪一定是世界上顶级吝啬鬼。悉数世界“抠门”的富豪,他们不是不舍的花钱,他们或者是依然保持着创业前艰苦朴素的传统,或者是“天性使然”。不管怎样,对于富豪来说,奢华无罪,“抠门”更加光荣。
股神巴菲特:一个钱包用了20年
虽然是超级富豪,但巴菲特在美国的口碑却不错,这主要缘于他生活的节俭和为人的低调。
巴菲特的年薪数十年来一直都维持在10万美元。在“《财富》500强”所有的首席执行官当中,巴菲特的薪水最低。
巴菲特经常以这样一种形象展示在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股东们面前:巴菲特就是你的合伙人,他在为你勤奋工作;他没有利用股东们的共同财产为自己建造任何纪念物,没有巴菲特高塔,没有巴菲特大厦,没有巴菲特机场,没有巴菲特大街,也没有巴菲特动物园。拥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盈利。
比尔盖茨:典型的“抠门主义者”
据说作为首富的比尔盖茨生活上是个典型的“抠门主义者”,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
盖茨在生活中遵循一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在他之后,带领起一批it“抠门” 新贵,人们这样评价他们:“年轻、富有但是普通”。
世界首富斯利姆:只戴廉价塑料手表
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是美国《福布斯》杂志新一期富豪榜的世界首富,身家535亿美元。与一般富豪不同,他没有私人飞机,不喜欢奢侈品,生活日常开销全部从自己2.4万美元月薪中支出……
传记作家何塞马丁内斯在《外界所不知的卡洛斯斯利姆》一书中向世人展示这名大富豪节俭朴素的一面。这本书即将在拉丁美洲出版。
“与一些贵族、富豪或王室成员不同,他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法新社16日援引马丁内斯的话报道。
马丁内斯在书中写道,斯利姆把自己的月薪定为2.4万美元,用作个人日常花销,日常消费都在自己旗下的连锁零售店。
时至今日,现年70岁的斯利姆依然佩戴一块塑料手表,“他不为彰显自己而用珠宝或其他奢侈品”。斯利姆没有私人飞机,需要时就用旗下墨西哥电话公司的飞机或直升机。他的座驾通常是梅赛德斯-奔驰车或雪佛兰suburban车。
宜家创始人:亿万富翁 节俭生活
身着一件褪色外套、一双磨损旧鞋,戴着一副老式眼镜,这名81岁老翁看起来就像是靠养老金勉强过日子的“穷汉”。
而他的真实身份是瑞典宜家公司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身价数百亿美元却始终过着节俭生活。
印度“盖茨”普莱姆基最爱国货
印度超级富豪、身价133亿美元的阿基米普莱姆基多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他在危难之时子承父业,最终铸造辉煌。
“羞辱我的那位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普莱姆基被称为印度的“比尔盖茨”,他率领的维普罗技术有限公司是印度第三大软件服务商,近几年的软件出口额一直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在第一次参加公司股东年度大会时,一位股东给普莱姆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并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这位先生在所有股东面前大声地嘲笑说,“普莱姆基先生,你现在最好的选择是立即出卖你持有的股票,把公司大权交给成熟的管理层。像你这样年纪轻轻、毫无经验的人来领导公司,只有死路一条。”今天再回首时,普莱姆基认为那时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那位股东则是他最好的老师。
加拿大首富汤姆森:穿磨损的鞋子上街
年轻时候的汤姆森
加拿大首富肯尼思汤姆森生前个人净资产达196亿美元。汤姆森备受媒体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他掌握的巨大的财富,还因为这位富豪的谦逊、害羞、异常低调、超级“抠门”等性格特点。热爱艺术品收藏、一掷8000多万美元买一幅名画的他生活上却出奇地节俭。他穿的衣服都很便宜,出差坐飞机总是乘坐经济舱,理发也全由妻子代劳,甚至鞋子后跟磨损了也照样穿出街。而他之所以如此节省,是因为他坚持这样的理念:“乱花钱是罪恶,创造财富才神圣。”
台塑集团王永庆:一条毛巾用了27年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生前的生活相当简单。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台湾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庆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将装奶精球的容器 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都不浪费。生活上,他极崇尚节俭: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王永庆同时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从来不接受个人采访。在他眼里,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把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他坚守着自己 的行为方式,坚守着一个传统的产业。
华人首富李嘉诚:皮鞋十双五双是旧的
李嘉诚对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皮鞋坏了,李嘉诚觉得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双有五 双是旧的。;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平常事。
李嘉诚清晨六点起床,大多数时间都是打高尔夫球,或者游泳,然后便投身忙碌的工作之中。坚持身着蓝色传统西服,佩带的一块手表仅值26美元。喜 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籍,主要是哲学、政治、经济、中国文化以及新技术方面的书。李嘉诚大约20%的时间花在慈善事业上,已经捐出5亿美元,用于在香港、大陆 以及美国和英国修建各类学校、医院,以及开展医疗研究活动,将来还准备为慈善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
蒙牛集团牛根生:领带只有18块钱
前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对自己很抠。他在职时,下属坐沃尔沃、宝马,自己只坐一辆排量不太大的奥迪甚至,高层管理团队人人住的房子都比老牛的大。公共场 合,牛根生总是系着那条18块钱的领带,上面有绿色的草原,蒙古包,奶牛,以及蒙牛的logo。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牛根生每次到北京出差,就住在蒙牛驻北京办事处 --一个绝不会超过三星级的宾馆。
记者到这里采访他的时候看到,他的房间里,床和床头柜都有些过于陈旧,显得白色的被单有些刺眼。四周的墙壁有些斑驳,脚底下的地毯也泛着很难洗 干净的颜色。行李箱敞开着,里面放着简单的几件换洗衣服。
虽然这算是一个套间,但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瓜子、花生--这里已经成为招待客人的公共区域,有一组沙发甚至有些塌陷。
有人说我做秀,我说做一次秀容易,但要做无数次的秀、一辈子的秀是挺难的。
牛根生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也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早在伊利工作的时候,牛根生就乐善好施。老牛手下的一个大学生杨文俊,刚毕业两年,又要结婚、又要集资购房,自己农民家庭出身,月工资四五十 元,根本没有经济实力。他东挪西凑了2000元,但还差2000元,怎么办?
老牛主动跟他说:那2000元我帮你想办法,你干好工作就行了。十几年后,这个当年的员工成为了蒙牛集团的总裁。
这是对我最大的资助。杨文俊现在提起这件事情,依然情绪激动。这笔现在看来很小的数目,却是杨文俊那时三四年的工资,那会儿基本上想象不出过多 久才能还上。杨文俊说,当时自己的总资产也就是5000元,其中4000元是借来的,而40%的资产是向牛总借的。
假设我自己现在的股票卖了5000万,我会不会将我40%的钱借给别人?杨文俊如此反问自己。
几年后的1999年,牛根生被迫离开伊利时,他当初的散财得到了回报。当杨文俊和妻子商量,要将工作10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跟着老牛去创业 时,他不可能想不到其中的风险。
其他七位和牛根生相识20年左右的朋友,也都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拿出来,除了相信老牛的眼光,还因为他们认可牛根生的气度和胸怀,相信跟着 老牛不会吃亏。
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蒙牛的高层管理团队一下子批量生产出很多百万、千万富翁,这批当年创业者的投资也翻了几百倍。
新希望集团刘永好:皮鞋100块钱买的
刘永好虽然在各式各样的富豪榜中显身,但是他说道我从来不太关心这个富豪身家的。实际上我用的、吃的、穿的都很简单。人的资产要是超过1000万,更多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了。
刘永好执掌的新希望集团在过去10年投入了5个亿在西部农村,而未来5 年中他要投10个亿于西部的新农村建设,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的肉、蛋、奶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得到工作岗位,树立信心,拥有更多的自尊。
刘永好自曝,他在16岁时最想吃的是红薯白米饭,后来当老师最想吃的是回锅肉。结果这个习惯到现在都没改变,和我出差的人都知道,我一般就点麻 婆豆腐、回锅肉、蚂蚁上树三样菜。喜欢看书看报,喜欢运动,登小山,不登大山,喜欢摄影、游泳,经常带着相机到处走,把旅游和休闲、学习结合在一起,但不会高尔夫、不敢冲浪。
刘永好十几年来未变的发型曾经让央视的主持人们打趣了老半天,说最不喜欢他的行业就是理发业。刘永好哈哈一笑,说他从来就没有去烫过头,5块钱 /次的都剪。
我们不是一夜暴富者,深知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我们企业的底蕴是踏实稳健的、生机绵绵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创建百年希望。一切务实、不讲排场、不 图虚名,不抽烟,不酗酒、不打牌,每天开销不超过100元,吃穿随便,得体就行。刘永好经常和员工一起在食堂吃饭,和员工共用一个厕所,让员工感到亲切、 亲近,刘永好也不喜欢参加很多宴会,刘永好觉得在食堂或在家里吃饭比较亲切、温馨。
新希望集团总裁办主任赵韵新告诉记者一件事:1997年国庆节,刘总裁和集团高层几位高层管理人员在上海考察工作,吃饭晚了,几个人就在南京路 大排档吃牛肉拉拉面,3.5元一碗,刘永好吃完后,大叫好吃,好吃。
2000年12月初,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邀请新希望集团刘永好、海南兴宝集团总裁张兴民、新浪网总裁王志东、重庆力帆集团尹明善做一个节目, 主持人突然发现他们四人脚上穿的鞋不一样。主持人问张兴民:请问张兴民先生,你脚上穿的皮鞋是什么牌子,花多少钱买的?
张兴民告诉主持人:我这是鳄鱼牌皮鞋,花8000多元钱买的。
主持人又转身问刘永好:请问刘永好先生,你买的皮鞋是什么牌子的?花了多少钱?
刘永好笑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牌子,我这是从摊摊买下来的,花了100 多块钱。
富有但却过着简朴充实的生活,这是刘永好与许多成功者不同的地方;这是新希望18年来蓬勃发展没有倒下去的原因!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高昂创业 激情,这是新希望成为百年老店目标的最好诠释,是新希望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催化剂。刘永好用一句古训告诫新希望集团员工:历数前代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书桌与沙发仍是十几年前的款式
郭鹤年是杰出的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 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郭鹤年不喜欢抛头露面,不爱宣传招摇,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财 富,而且生活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处处体现出他那地道的绅士风度,赢得了他的朋友、下属乃至对手的一致称赞。他上下班从来都是挤地铁,对于他来说最奢 侈的事情就是打车上班。他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上百元的。这位被称为香格里拉之父的大老板,办公室被客人们戏称为鸽子窝,书桌与沙发仍是十几年前的款式,他说 整洁即好;他从不坐高级轿车,他说公司的宝马与林肯是为外宾及专家服务的;他从不穿名牌服装,不戴名牌手表,他说富豪李嘉诚手腕上也只是戴着一只普通的电 子表。
他不追求虚名,非常务实,讲话言简意赅,做事踏踏实实。虽然他与马、新两国许多要人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 西亚旅游局主席等职外,极少出入政界,维持着一种低调的作风。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2005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 元。从今年起,一连五年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学年提供600元至9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郭鹤年在给基金会的信中写道:我经常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要做的:首先要刻苦工作,努力奋斗,安排家庭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一些在教育上有 需要的人们。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和进步。
船王包玉刚:喜爱家乡人送的热鸡蛋
人物简介:浙江宁波人。世界上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12位华人富豪之一。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
世界船王、著名商人包玉刚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许多海外商人们也正是守 住了这一优良品格,才使得他们不断地走向成功。
有人曾嘲笑包玉刚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船王,只是一个银行家。这句话讲对了一半。包玉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船王,因为他摒弃了(或者说根本没有遵循) 老一套的做法,而是用他银行家的作风、方法去管理他的船队,这种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做法,却取得了成功,时至今日,又有谁敢说他不是真正的船王?
包玉刚认为,把船租给用户,主要的问题是确定船在满负荷工作进行时的最多天数,以此来确定一个固定的和可预期的延期赔偿款项,以使合同双方满 意。包玉刚还努力提高旧船的操作等级以取得更高的租金,并降低燃油和人员的费用。
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包玉刚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他一直坚持不让他的船长耗费公司一分钱,他总是说:不要跟那些与花费目标有关 系的人一起休息。他也不允许管理技术方面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向船坞支付修理费用,原因是他们没有金钱意识。
一位在包玉刚身边服务多年的高级职员回忆道:在我为他服务的日子里,他给我的办事指示都用手写的条子传达。用来写这些条子的白纸,都是纸质粗劣 的拍纸薄纸,而且如果写一张一行的窄条子,他会把写的字撕成一张长条子送出,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大小的白纸也可以写三四张最高指示。
一张只用了白纸五分之一的条子,不应把其余部分也浪费掉,这就是包玉刚应省则时的原则。
1981年包玉刚拥有的船队,就超过美国或苏联等国家船队的总吨位。有人问他老是飞来飞去的是不是坐包机?包玉刚说他是吃宁波乡下咸菜萝卜干长 大的,哪能坐包机?
宾馆服务员拿到包玉刚要换洗的衣服总是惊讶--那么普通的布衣,什么名牌也没有。后来,1984年10月他少小离家老大回,第一次回到阔别四十 多载的老家宁波庄市钟包村,一位村妇给他送来几只热热的煮鸡蛋。包玉刚接过家乡的鸡蛋,心呼呼地热了起来。夸张地说,世界船王拥有世界,还有什么礼物能打 动他?有。家乡人送的热鸡蛋。
他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 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又捐 资建包玉刚图书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