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自主招生没份儿 教育改革让农村孩子越落越远

发布:2009-07-10  来源:
分享到:

 2009年6月底,各地高考 成绩陆续公布,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惊觉“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考不过城市学生”——高考就像一个透明的量杯,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以分数的形式精准暴露。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部署,各地相继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并与此相配套,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但本刊记者在甘肃、宁夏、重庆、福建、辽宁、安徽、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在教育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学校由于受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各种改革举措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落实到位,从而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孩子在高考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这是一个亟待引起关注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必须完善改革措施,保障教育公平;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进行何种改革,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基本国情,以免造成新的不公平。

呐喊:“再使劲,我们也赶不上城市孩子!”

半月谈记者最近在全国多个省份采访,倾听教育改革语境下农村学生的呼声。

“自主招生,哪有我们农村孩子的份儿!”

“这些年的教育改革,我觉得对农村学生最不公平的就是高校自主招生。”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第二高中三年级7班学生赵祥艳说。这位曾获“大连市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的开朗女孩,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在学校都比较突出,却连参加大连市本地高校自主招生的资格都没有。

自2006年复旦大学等高校开始自主招生改革后,自主招生被看做综合素质较高却无法凭借高考成绩升学学生的一场盛宴,但农村孩子却难以得到这一盛宴的“请柬”。

相关条件不具备,使得农村优秀学生失去机会。“自主招生对象要求最起码获得过省级以上荣誉,这种条件在我们学校一个都没有。我们在网上看过自主招生的公示名单,那些学生都来自大连市内的重点高中。我们班同学议论说,看来自主招生这事儿,永远都不会有我们农村孩子的份儿了。”说这话时,赵祥艳一脸惆怅。

为了培养学生的特长,为自主招生、特长加分等增加砝码,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一中专门开设了“特长班”。在这个班里,城市孩子占了绝大多数,农村孩子少得可怜,王志东是其中一个。他告诉记者,要想上固原一中特长班,每个学生首先得交1.2万元的费用。“这个门槛已经淘汰掉了很多农村学生,当时我家里也是到处借才筹到这笔钱的。”他说,“城里孩子从小就学习钢琴、小提琴等,基础特别扎实。我尽管很喜欢音乐,小学时就自己学会了吹笛子,可直到高中才开始系统学习音乐知识,相当于得用两年多的时间把别人学了十几年的东西补回来。”王志东不清楚,自己的努力和家里上万元的开支,能否为他赢得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日益扩大的高校自主招生已经让农村学校深感震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清原高中教务主任惠金东说,学校是省级示范高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都不差,但相对于城市一些重点高中每年数十名学生能通过自主招生、保送等方式进入大学,农村高中这方面的数据几乎为零。“农村学生在证书方面太弱了,无论是奥数等知识性竞赛,还是各种小发明、航模、音乐、美术等比赛项目,就算取得名次也比较靠后,参加自主招生门儿都没有。”

“一次我们到市内的一所重点中学考察,看到一名被高校提前录取的学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这种资格和荣誉,农村学生是连想也不敢想的。”清原高中高三年级政治教师李香芝说。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