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熊丙奇:取消文理分科可别仅换个“新马甲”

发布:2009-07-17  来源:
分享到:

如果有学校领导简单地告诉你,他们已经实现文理不分科——学生必须学语数外,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选修物理、化学,或者历史、地理,你会天真地相信,这就是“重大改革”,这就是“文理不分科”吗?

湖南省教育厅13日出台文件,要求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根据报道的提示,我去查阅了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其中第一条规定,“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编排学期课程表,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普通高中必须确保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共同选修课程的学习,不得文、理分科;学校在教学行政班基础上,开设选修课教学班,由学生自主选择。 ”

另据介绍,湖南高考方案将根据高中课程来设计,文理不分科之后,对高考没有什么影响。联系上述《规定》,再结合“文理不分科之后,对高考没有什么影响”之说,问题就来了,按照现行高考制度,文理不分科,就意味着考生要考9门,当然也可能是三四门单独考,其余几门综合考,但无疑都将加重学习负担,或不可行。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学生以前被分到文科班、理科班,集中学习文科科目或理科科目,现在改为在行政班学习必修科目与公共的选修科目,而在选修班学习理科或文科内容。

我看不出这种“文理不分科”,对中学的教学安排,学生的中学学习,有多少积极作用。尤其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之下,行政班也许会在高二之前存在,而到了高二下学期和高三,选修班可能就唱主角,集中为高考服务——文科班、理科班,不就是换了一个选修班的马甲吗?

实现文理不分科,要看实质,而不能只看表面的概念创新。不注重实质变化的取消文理分科,除了折腾老师和学生之外,并不能对素质教育有丝毫促动。要在中学实行文理不分科,最根本的是推进中学的学分制教学,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上的科目,而与中学的学分制教育对应,中学应建立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高考的考试与录取制度,也应朝注重考察学生的多元能力与素质方向改革。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