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合肥今年首批北大清华校长推荐生均是理科生

发布:2011-11-15  来源:合肥在线
分享到:

  “我喜欢在显微镜下观察;修学旅行写的文章被收录进了文集;100米我能跑到14秒左右。”

  “我进校来文化课总分第一;校运会我参加的4×100米接力是冠军。”

  “能获推荐完全没想到,成绩我不是最好,又没其他同学那么多经历;我喜欢弹钢琴;清华的氛围特吸引我,港大嘛,可遇不可求。”

  “我是省级优秀学生,高二都埋头搞科技创新了,拿了大奖成绩却下来了;喜欢古典诗词和历史文学,电子琴我有七级证书;400米在校运会上拿过奖。”

  11月14日,合肥一中和六中的北大、清华校长推荐生“浮出水面”。

  能力都很棒:四名学生均有收获

  王欢,合肥一中高三39班学生,说起话来很腼腆,校长们口中特全面的孩子,今年暑假全国生物学竞赛在25个一等奖中排列第三名。

  王锐,来自合肥一中高三40班,推荐北大,面部表情比较严肃的女生,崇拜北大的人文气质和古典美。

  唐嘉琦,合肥一中高三34班,推荐清华。16岁都不到的她说起话来最利索,老师和评委们口中的“钢八”(钢琴八级)得主,自己笑称对文科的兴趣远大于理科。

  沈博文,合肥六中高三30班的小帅哥,推荐北大,特长异秉生,今年夏天捧回了安徽省26年来第一个“未来科学家奖”。

  四个孩子,个个都是在2012年高考中率先获得了加分甚至保送资格的。11月14日,合肥一中和六中的北大、清华校长推荐生“浮出水面”,四人都有所斩获。

  一中一个推荐北大、一个推荐清华,六中是推荐北大,怎么还多出一个孩子?

  “校内选拔的第一名已经被北大‘预录取’了。”一中一上来就解释了。这个第一名就是王欢,但她在今年8月在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中成绩排第三,被北大提前“拿下”。

  来打酱油的?“既然这样我就不占用名额了。”小女孩自己说,参加校内选拔是想多一次历练的机会,“高考也是会参加的。”

  于是,校内选拔中,位列第二的王锐成了最终的推荐者。

  学习有方法:成绩落后也能赶超

  在各校的推荐方案中,学业成绩都占据大头;但成绩绝对不是最终谁能被选中的决定因素。

  “我当时进校是踩着分数线的。”王锐说起两年前还直吐舌头。

  来自郎溪二中的她是通过自主招生途径进入合肥一中的,“数学和物理都有专门的分数线,我恰好卡上。”后来,小丫头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实现了一个就赶超下一个。”

  沈博文更是被“特许”进入校内面试环节的。“我的成绩只在年级前10%,但我在暑假拿到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未来科学家奖,成了特长异秉生,算分时赚了。”不过见过世面的他,在面试环节大逆转,“让我回答‘如果是校长会通过什么措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据说小伙子不磕绊地从建立规章、充实师资、狠抓学生、提升硬件四方面阐述,让真正的校长都暗竖大拇指。

  不能死读书:中饭自己回家准备

  补习过么?没。

  熬夜么?最迟到12点。

  两耳不闻窗外事么?微博咱都有啊。

  在家撒娇么?绝不给家长添麻烦。

  记者采访诸多状元、保送生,补课熬夜那真是少之又少。算一算,晚上11点半睡觉、早晨6点半起床是正常作息;沈博文有点特殊:“我晚上10点-12点效率最高,那个时候专攻理科试题,但中午还得补觉。”

  别以为这些孩子埋头苦学,家长就该是侍奉伺候着的。“我每天中午都是自己做饭啊,不过菜都是妈妈做好的。”王欢不再寄宿了,父母上班忙中午就自己照顾自己。 “外婆过来陪读,我就自我约束得比较多,事情都是自己定,不给她添麻烦。”很难想象,这样的话出自16岁都不到的唐嘉琦之口。

  对于学习,死读书根本就不可能,“上课认真听,资料要精做,最关键的要找到自己的方法。”

  爱好很相似:都爱文科、长于跑步

  聊一聊特别巧,四个推荐生虽都是理科生,但在文科方面都不弱哦——会写作的、喜欢看外国名著的、迷恋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从小就看历史方面书籍的。

  跑步是他们除了学习外的“看家本领”。王欢100米跑14秒左右,王锐获得过接力金银牌,沈博文的400米在校运会上拿过奖。

  四个孩子不是靓就是帅,特别是沈博文,1米8的个头,一身阿迪、耐克,“我打篮球哦,锋位摇摆,喜欢纳什;文体不分家,音乐我也有电子琴七级哦。”

  凭借一个天然防腐剂的发明拿下“未来科学家”奖的他,私底下似乎更喜欢历史、文学。“北大是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策源地,我就这么喜欢上了她。”

  “有女粉丝么?”“这个我哪里知道……”瞬间就不好意思了。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