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自主招生这笔账到底该咋算

发布:2011-10-31  来源: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现实派

  一位陪孩子走过2011年自主招生的家长——

  给自主招生算笔账

  ■史怡

  一年一度的大学自主招生备考战役又将打响。尽管今年我那历尽万般辛苦的女儿(没有享受到自主招生政策带来的益处)凭着“裸考”圆了大学梦,但作为与孩子一起经历那段日子的考生家长,回头望去,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像是风险投资,而且风险系数很高。这是因为与高考(微博)相比,考生的家庭要在短短一段时间内付出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考生本人则要过关斩将,即便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加分”,最终还要看高考的“脸色”,整个过程不确定因素太多。

  现在,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算一算“投入产出”这笔账。

  以2011年自主招生考试为例,假定是一名大连本地考生,面对三大自主招生考试联盟,选择了其中的“华约”和“北约”。“华约”在连设立了考点(在沈阳也设了点),近水楼台;而对大连考生来说,“北约”最近的考点是在400公里外的沈阳。据了解,大连考生通常的设计是在大连考完“华约”,走出考场直奔省城,赶赴第二天为时8个小时的“北约”考试。

  从大连到沈阳可选乘的公共交通工具无外乎飞机、火车、长途公共汽车,但从抢时间和方便的角度考虑,自驾车其实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按两人最低消费选乘火车计算,如果不辞辛苦,在省城只住一天,交通费加上吃住开销,花费约在1000元左右;如果追求便捷舒适,驾车前往沈阳(过路费加油钱约在1200元左右),还按两人计算,花费应不低于2000元。

  初试花的只是小钱。一旦进入复试,考生家庭的投资风险还会进一步加大。复试是要进京的(还可能是南京、杭州等更远的地方)。如此,交通费、吃住的开销将成倍增加。有人保守估算,按两人成行计算,参加自主招生初试、复试的总开销应该在8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此前已支付的报考费、资料打印费等。笔者最不愿想到的是,面对数千元的花费,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而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尤其是农村考生,选择主动放弃参考的机会。这又涉及到高考公平性的问题。

  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机会与风险同在。初试不胜者“止损”了,但机会没了;进入复试者投资风险加大了,但机会尚存。好在胜者得其所求,不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们最大的“产出”是在这场相对高难度的较量中找到了自己的软肋,这对不久后的高考来说,焉知非福!

  分析派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中教务处主任王治权——

  希望高校能在年底确定人选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中教务处主任王治权自2007年开始负责自主招生工作。他谨慎地对记者说,根据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自主招生“已经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

  他形容这种考试“战线拉得过长”,使参与者的精力花费过大,“大学、中学、学生、老师都长时间受煎熬”。

  他也主张各高校最好能在年底确定人选,因为最终能够通过考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在现有的游戏规则下只能“白干”。

  每年在本校做自主招生动员时,王治权都“不敢过分渲染”自主招生的好处,而是对学生强调不要看得过重,自主招生考试资格是“双刃剑”,考试成功的话就会在高考中获得降分录取资格,高考压力相对减小,但更多的落选学生就很容易留下心理阴影。

  他举例说,2008年,大同一中推荐该校一名很有希望考入北大的尖子生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未被录取,受到较大打击,最后高考时发挥欠佳,只能退而求其次,进了南开大学。2011年有一个学生被推荐参加南开自主招生,也是未被录取,最后高考超常发挥,考进了北大。

  大同一中目前有高三学生945人,其中约有300人将获得自主招生推荐资格,而最多也只有50多人通过考试。王治权认为,对于自主招生考试失利的学生,怎样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在高考中不受影响正常发挥,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伴随着自主招生出现的新课题。

  如同举国关注的高考那样,自主招生正在催生一个新的考试培训市场。王治权有时听到本校老师议论,说大城市的很多学生都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培训班,咱们也不能再单打独斗了,该送孩子去参加培训。

  事实上,他也经常接到一家打着北京大学(微博)旗号的培训机构的邀请。对方请他帮忙推荐大同一中的学生报班,声称培训班学习的内容中,就有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秘而不宣的考题。每个学生一天的培训费是600元,而每推荐一名学生报班,王治权就可以拿到300元的酬劳。

  中国新闻网

  理性派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长黄启成——

  高校自主招生影响高中教学秩序

  这些天来,关乎名牌大学保送资格的国内各大学科竞赛基本结束,大连市第24中学校长黄启成特别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安静地回到教室里”,可他发现这很难做到,因为“自主招生来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刚刚发布了最新的2012年度自主招生办法。接下来直到明年高考,80所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会把中学校园搅得不可能保持安静。

  10月19日,在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举办的国内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黄启成校长向同行们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他说,自己感谢自主招生这种选拔方式,但如今的自主招生,影响了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可以说,加重了我们的负担”。

  他说,以前忙学科竞赛,如今竞赛刚过,就开始忙着应对自主招生了。

  按照往年经验,大连第24中学每届有200多名学生能够获得推荐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约占应届毕业生的一半。从10月开始,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办法陆续发布,组织笔试、面试,次年3月往往还没完全结束。而此时距离高考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了。黄启成说,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一大一小,把中学生夹在了中间,严重影响中学秩序。2011年3月,自主招生甚至影响了大连市第24中学的正常开学安排。

  在自主招生“不亚于一次小高考”的压力面前,这位校长自己也很难保持淡定。他说,现在已经有家长向学校提出,要“像对待高考那样帮助学生应对自主招生考试”,而且一些成功通过自主招生的学生还编写了“自主招生ABC”之类的手册,高价兜售给学弟学妹,传授怎样上网搜集资料、怎样在面试中获得高分的“秘笈”。

  中国新闻网

  参加自主招生

  能得到哪些好处?

  20分到30分的加分

  因为自主招生多为名校。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等。20分到30分绝对能决定“生死”,可以给高考加一个双保险。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可能高考的时候有些小失误,那么这20分就是最好的保险。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平时成绩都差不了多少,可能最后决定“生死”的就是20分到30分的加分。除了名校以外,还有一些不错的大学,比如2006年,江苏的一位李同学,高考没有考好,但是因为参加了自主招生,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给他加了20分,最后被录取,算是有惊无险。

  与名校老师直接接触

  自主招生需要面试,和名校来的老师直接接触,可以让学生提前领略到大学老师的风采,增加其考入名校的欲望,而自主招生考试也可以作为高考前的一个演练,多一份实战经验。

  最适合创新型学生

  有些学生脑袋很聪明,思维很活跃,但就是考不出高分来,而自主招生考试,要的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的内容多为此类。鼓励大家创新,为此送你20分到30分,真正的体现了素质教育。

  招生范围广

  只要是高三学生都可以报名,可找学校推荐,原则上也可自荐。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