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曾经随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风行一时,这首主题曲也为世人耳熟能详。从去年开始,这杆秤安到了教育现代化评估上,在对参评县(市、区)现场考察的同时,省教育厅还将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本报10月10日头版曾做过报道)。对很多地区来说,教育现代化评估是一件大事,不仅关系到政府的政绩,更关系到成千上万孩子接受教育的质量和感受。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去年接受教育现代化评估的县区,还是今年申报的县区,都越来越重视将社会满意度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教育办得好还是坏,群众一直都在用不同方式称量、评价。如今有了官方渠道,群众有机会在这样的重大环节对上级主管部门说出心声,这无论是对地方教育的良性发展,还是对江苏教育理念的革新,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事件。
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引入社会满意度调查——
教育办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现在的幼儿园条件很先进,老师们教起来也很尽心,我们很满意!”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在南通市通州区亚东幼儿园的门口,家长蔡娟接女儿的时候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孩子先后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眼见着幼儿园变得一天比一天好。”亚东幼儿园建于2008年,是一所农村民办幼儿园,但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办园条件并不比城里的好幼儿园差,短短两三年就被评为了省优质园,成为通州区幼儿教育现代化创建的一个亮点。
从2010年开始,省教育厅对接受当年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15个县(市、区)在组织材料评审、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全面进行了社会满意度调查,通州区是获得较高评价的县区之一。通过对去年参与教育现代化评估的部分县(市、区)实地采访,记者发现,“让家长放心,让老百姓满意”是教育系统的长期追求之一,教育现代化评估引入社会满意度调查,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政策引导作用,大大推动了这一美好愿景的落实。而在今年申报教育现代化评估的县(市、区),如何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正成为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广大学校着重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内容。
重视教育,加大投入——让群众一眼看去就满意
去年进行的首次社会满意度调查,集中在苏中、苏北地区的15个县(市、区)。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当地群众的赞同和肯定。
2010年,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与评估从苏南向苏中苏北推进,15个参评的县(市、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将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百姓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从规划制定、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内涵建设等方面全面统筹、科学推进。近3年15个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直接投入51亿元,全面改善了各类教育的办学条件,有效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为实现“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在省教育评估院于2010年组织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中,江都市作为当年进入现场考察程序的15个县(市、区)之一,在各地区教育现状满意度排名中,以超过80%的满意度名列前茅,特别是在“办学条件”和“均衡发展”两项调查指标中,群众认同度和满意度均比较高。“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多年来实施的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江都市教育局局长周庆余介绍说,“十一五”期间,该市共撤并小学30所、初中13所,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2008年启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对照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类标准,对各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地及相关设施进行改造和器材添置,尤其对薄弱学校加大了资金投入,缩小了学校间、城乡间的差距,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周庆余说,“硬件的改善,让家长一眼看上去就对学校、对教育满意。”
像江都市一样,其他14个县(市、区)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民众对教育表示满意的占74.4%,其中满意度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达到60%,最高的县(市、区)为81%。像南通市通州区,借助现代化创建的契机,实现了幼教事业发展的新跨越。近年来,该区的省优质园从原来的3家增加到33家,占幼儿园总数的67.3%,市优质幼儿园从原来的7家增加到15家,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nextpage]
“我们出台规定,在幼儿园创建省优质园或合格园成功后,区财政将给予幼儿园定额奖励。其中创建成省优质园奖励3万元;达到省合格园标准奖励1.5万元。”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志明告诉记者,今后他们还将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全区公办园的比例,并对在2012年年底前如期建成省优标准的公办幼儿园进行奖励,“争取3年内全区成型幼儿园办园条件全部达到省优质幼儿园标准。”
内涵建设,文化治校——让家长从心底里感到放心和满意
在社会满意度调查中,有很多指标是无法用数字来体现的,比如教师队伍素质、学生课业负担等等,但这一部分却又是最重要的内容。2010年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显示,60%的人认为目前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不算重,而认为课业负担不重的,城乡基本没有差异,分别为60.4%、59.5%。有孩子正在上学的群众,对这一问题是有切身体会的,他们中认为课业负担不重的占70.7%,重的占19.8%;没有孩子上学的群众两项数据则分别为43.2%、24.8%。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项工作,各级教育部门都曾出台过相关规定,调查结果说明实际执行情况比以前有所好转。以泰兴市为例,该市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正确处理减负与提质增效的关系,正在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具体到学校,如何减负增效、提升教学质量则显得更为迫切。南通市通州区张謇学校在当地群众中的声誉很好,家长们普遍认为该校培养的学生走出去“有礼貌,爱学习”。该校校长顾林告诉记者,这所有着108年历史的初中由张謇创办,以“勤逊”文化著称。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学生勤于钻研,能静得下心、吃得了苦。“在这样的校风和环境中,我们给教师每人准备了一本作业本,要求教师精选作业,并且自检每天布置的作业是否大体均衡、有层次性。”顾林说,精选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训练效果也大大提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决定社会满意度高低程度的往往更多的是学校和教师的人文关怀,而非漂亮的校舍。通州特殊教育学校将工作做到细微处,让家长感动不已。考虑到家长要来接送孩子,学校一直免费提供午餐,还细心准备了给电瓶车充电的地方;校舍内所有小洞都用东西塞起来,任何细小的障碍物都会有巡查老师拿开;在校园里饲养一些小动物,让聋哑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不让爱心缺位……“虽然都是小事,但校方都很体贴地想到了。”通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孙青说,这些年来学校几乎没有接到过家长的投诉,每年学校组织的家长满意度测评都是100%,“学校不一定有多漂亮,关键在于对孩子要有一颗爱心。”
强化导向,完善机制——让老百姓做教育的品评人
“教育办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对于在县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中开展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调查与测评,洪泽县教育局局长马斌深表认同,“这是促进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切实举措。”
“洪泽县目前正在努力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16项主要指标数据都已优质达成,虽然数据有些‘冷冰冰’,但在创建过程中教育实实在在的变化却给了人民群众‘暖洋洋’的感觉。”马斌告诉记者,他们最近正在做教育现代化创建满意度的模拟调查,“据我们初步了解的情况,人民群众对洪泽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据他介绍,县教育局采取电话问询等形式,对不同人群进行了模拟调查,调查从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进行。“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被调查者对近年来洪泽教育的大投入、大发展表示赞同,认为教育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城乡办学条件大幅改观,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在对留守儿童关爱方面,被调查者可谓交口称赞。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得分中上,学校管理方面则得分较高,老百姓对此充满期待。”
10月21日下午,在洪泽县高良涧镇中心小学门前,记者遇到了几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谈起社会满意度调查与测评,市民们都很感兴趣,“这给了老百姓参与教育管理的权利”。高良涧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易址新建的学校,“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得太多了。”一位姓高的家长告诉记者,“一年前,学校还加入了县实小教育集团,校长和几位老师都是实小交流过来的,感觉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帮助。如果现在要我谈对教育的满意度,我可以打‘优秀’。”
与洪泽县一样,在今年申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地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被放在了突出位置。为满足群众的入园需求,徐州市贾汪区对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统一标准、完善设施,按每平方米12-15元标准统筹幼儿园建设资金,兴建高标准、上规模的幼儿园,每千人配套建设幼儿园用地面积达420-4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2011年,在新城区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玉龙湾幼儿园、团结小学,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870平方米、14568平方米。新华路幼儿园、新城中学已纳入建设规划,明年将开工建设。
“创建教育现代化加大了教育投入,完善了教育设施,也提升了师资素质,而实行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关注教育现代化创建,并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就像洪泽县高良涧镇中心小学校长张辉所认为的那样,在全省范围内引入社会满意度调查,是一个政策导向,是从管理角度促进教育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倒逼机制,“让我们教育人进一步明确了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记者从省教育评估院了解到,今后在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区、教育现代化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和各类优质学校(幼儿园)等评估中,我省将全面引入社会满意度调查。
“我们计划在今年新一轮的教育现代化验收中,加大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比重,比如增加样本数。今后也可以尝试对比性的社会满意度调查,看一看去年做过调查的地区有没有进步。”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叶春生告诉记者,目前省教育厅正按照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在新一轮教育发展中全面构建“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系统,使之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和实际问题,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江苏教育。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