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应加强学校防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发布:2011-12-03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截至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78万。”在今天(1日)教育部召开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策协调部主任陈清峰介绍了我国艾滋病的疫情。他同时介绍,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新报告学生感染者和病人超过千人,占学生累计报告数的20%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已成为控制艾滋病疫情,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他说。

  陈清峰指出,当前,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的发展。去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不仅强调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同时还对教育、卫生部门提出了“切实落实初中及以上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规定”要求。“加强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有必要。”陈清峰说。

  据了解,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级各类学校也早已将艾滋病教育列入到课程教学中。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迎华介绍说,我国基本保证了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4~6课时及普通高等学校每学年进行1课时专题讲座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同时依托高校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开展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管理人员和骨干师资培训,近万名相关人员接受了艾滋病教育的培训。制定了专门的中学生艾滋病教育教学大纲,绝大多数学校都能够按照规定开齐课时并进行教学和专题活动。“不过,由于师资不足,从事艾滋病教学工作的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存在一定问题,艾滋病教育教学还不能满足各级学校的需求,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待提高。”

  近年来,各地在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课时、教案、师资、宣传等几方面加强艾滋病教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某省教委的一位负责人也承认,经费缺乏是开展艾滋病教育的一大瓶颈,“我们那么多学校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一年才只有几万块钱,没有专项经费很难让艾滋病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艾滋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应对艾滋病的办法只能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就成为了防治艾滋病的最佳疫苗。“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强,是进行教育的最佳年龄段,因此,完全有可能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行为来预防艾滋病的感染,使他们终身受益。”马迎华说。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