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沈健:切实推进军训工作制度化及规范化

发布:2011-09-26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记者:沈厅长,我们知道江苏是全国率先开展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请您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十一五”时期江苏省学生军训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沈健:“十一五”时期,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正确领导下,在驻苏部队的支持和配合下,我省积极推动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全省124所高校全部开展学生军训,累计215万余名大学生参加了为期2-3周的军事技能训练,接受了24-36学时的军事理论教育,为推进国防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省学生军训工作概括说来,就是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军训工作学校全覆盖、大学生全覆盖、军事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全覆盖。

  记者:在开展学生军训工作过程中,您觉得我省有哪些有益经验值得总结?

  沈健:我省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持续、稳定发展,首先得益于军地双方高度重视,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及所属各军分区(警备区)均设有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各高校成立了由部队领导和分管校领导组成的军训工作领导小组。一些高校还成立了大学生国防协会,形成学校、人武部和学生社团三级协同机制,推动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完善的法规和健全的制度是学生军训工作有序开展的依据和保障。我们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试行)》等8个文件,涵盖了学生军训工作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推进了军事课程建设和军训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第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尽责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军训任务的完成和质量的提升。我省具有驻地军事院校多、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省军区加大协调力度,从驻地部队和相关军事院校精心选拔了一批军政素质好、军事理论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派遣军官,充实到高校担任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各高校也积极培养壮大本校的军事课教师队伍,通过采取自我培养、专兼聘用与派遣军官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短缺问题。

  记者: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会实施哪些重要举措来进一步推进学生军训工作?

  沈健: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是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意义重大。

  开展军训工作,关键在教师。“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把专职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坚持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将专职军事教师教学职称评聘纳入学校教师正常的管理渠道。设立军事教研室,编配军事课专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专业特色、能够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的军事课骨干教师队伍。目前,我省已有多所高校把军事理论课按学校精品课程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其他高校都要参照精品课程的标准来认真规划、建设和发展军事课,全力支持开展课程建设,努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省级精品课程,积极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不断提高军事课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我们意识到,只有努力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管理,军训工作才能不断取得实效。军训工作应主动适应军队职能不断拓展的趋势,相应调整和丰富学生军事训练的课程,充实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有关内容。应整体设计学生军训工作与其他形式的学校国防教育,将其纳入学校国防教育的整体规划,提高学生军训工作的综合效益。应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军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学生军训的检查评估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军训融政治教育、作风养成、军事知识技能训练为一体,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成长进步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努力发挥军训育人功能,使大学生通过军训,处处体现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饱满的爱国热情、良好的行为素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