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女多男少”成为趋势 女生高考更容易取胜

发布:2011-09-19  来源:东南早报
分享到:

“女多男少”成为趋势 女生高考更容易取胜

女多男少成为厦大校园一道风景线

“女多男少”成为趋势 女生高考更容易取胜

幼儿园男多女少导致舞伴搭配成问题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的话)是118.06。那么,总人口数量上男多女少的现象,为何到了大学里却反过来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其实,女多男少的现象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显示出来了。对此,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对功课远比男生认真,投入学习的时间也比男孩子要多,她们为了进高校竭尽全力。

□早报记者 蒙少祥/文 丰晓飞/图

从高中开始

女生赶超男生

女多男少,这不仅仅是许多高校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这也将是一种发展趋势。未来,高校女生所占的比例还会稳步上升。

女多男少的现象,只是在大学里才开始出现的吗?还是在大学之前的中学阶段就已经存在了呢?对此,早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在大地万芳幼儿园的操场上,一大群孩子正在做早操,记者放眼望过去,感觉男孩要比女孩多。而大地万芳幼儿园吴园长也证实了记者的猜测。吴园长介绍说,总体而言,他们幼儿园的女孩子比男孩子少得多。他们有一个班级26个孩子,其中只有5个女孩子。他们幼儿园一个班级平均20多个孩子,女孩子最多也就10人左右。由于女孩相对男孩少,因此,幼儿园一些活动都不好开展,像舞蹈的舞伴搭配就成为一个问题。所以,每当还剩一些名额没有招生满时,幼儿园老师都希望能够招收到女孩,好让男女生的比例更平衡一些。

记者从厦门其他一些幼儿园了解到,男孩子相对于女孩子要多。

小学阶段的男女生比例问题,应该跟幼儿园阶段相差不大。性别比例开始发生变化主要是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

厦门槟榔中学副校长吴金开介绍说,女生在学习上超过男生的现象,其实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实行电脑派位,男女生比例还是比较平衡,高中阶段就开始出现女多男少现象了,尤其是一些高中名校,女生经常超过男生,甚至拉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厦门一中陆敏老师介绍说,该校高三年段去年的统计数字是男生578位,女生560位。虽然男生相对略多一些,但与传统上的判断和期待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据统计,今年泉州五中高三年毕业班有6个文科班,每个班级男生人数最多不超过10人,理科有8个班,男生、女生约各占一半。泉州一中高三年毕业班一般文科班有四五个班,女生占80%以上。

也就是说,从初中升高中这个阶段开始,女生数量就开始有赶超男生的趋势了。

男生“鹤立鸡群”受欢迎

虽然身处“阴盛阳衰”的环境中,男生或许感觉比较孤单,但是,因为“鹤立鸡群”却更受到导师的欢迎。

班上11名同学,却只有一名男生。李正明同学三年的研究生,就是处在这样一个极度“阴盛阳衰”的环境中。

李正明是厦大2011届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班上共有11名同学,只有他一个男生。而厦大中文系其他专业一般也是如此,10来个同学的班级,男生也就只有一两人。

李正明称,他有时候感觉比较孤单,因为班上没有其他男生可以聊天的。班上开展活动或是上课,女生往往喜欢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她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李正明自然不好加入凑热闹。

相对于大帮的女生来说,男生则像是“鹤立鸡群”,老师也更喜欢男生,女生也更喜欢找男生来帮忙之类的。

研究生大多好静不好动,不喜欢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喜欢窝在宿舍上网或看书,当宅男宅女。李正明称,他们同学之间交往比较少,一般都是在上课时见见面,其他时间很少见到,最多是在网上聊聊天。学校的各种学术活动比较多,但其他活动比较少,中文系的研究生又不怎么喜欢参加,所以相互交往比较少。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郑若玲教授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男尊女卑”传统观念有着数千年影响的国度,大学女生比例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女性的参与将促使学术培养机制更加多元,在性格塑造方面,性别间的相互影响力也将增强。

女生就业仍处于劣势

王红杏同学是厦门大学中文系2010级硕士生。王红杏介绍说,该年级一共63人,男生只有8个。虽然,男女性别比例如此悬殊,但是,王红杏称,同学们上课与交往都比较正常,男生作为“宠儿”,自然可以获得比女生更多的机会,如当班干部等。

身为女生,王红杏却认为,男生存在更多深造的可能,因为女生相当一部分是本科时成绩好可以保研的,本身对于学习的热情并不太高,或是迫于就业压力而读研,因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获得工作。虽说男女平等了,但实际上一些单位不喜欢招女性。另外,高学历的女生确实在婚姻上不占优势,导致很多女生学习热情不如男生。女生在校期间经常出去做家教或是兼职,因为她们对考博的希望和意愿不是非常强烈。

至于性格塑造方面,王红杏称,大学生的性格已大体形成,应该不会受到女多男少局面的影响。至于恋爱问题,因为本校男生资源太少了,很多女生就向外“发展”,找外校或是社会上已经工作了的人做男朋友。实际上,女生们都有一种自卑感,因为她们在学习、婚姻和就业方面均不占优势,因此,考虑出路就成了女生最大的问题。理工科也是如此,导师更喜欢招男生,有的理工类导师经常有饭局应酬,就喜欢带男生出去,因为可以喝酒,男生也应付得比较自如一些。

与女生们高考时“巾帼不让须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生普遍存在着比男生更大的就业困难。目前,女生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无奈的事实。

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女性职业生涯较短,还要考虑结婚生子等一些家庭问题,而且对于加班加点、出差办事、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职工比较不方便,导致企业在招聘时不得不考虑男女比例的问题。

另外,女多男少的现象对于大学生情感也会带来一些触动。

今年4月底,厦门高校单身大联盟狂欢派对首次举行。本次活动由“随手拍解救厦大单身”联合厦门同城会共同举办。厦门知名心灵导师子梵在活动现场交流情感经验和指点人生困惑。子梵告诉记者说,当天晚上参加活动的女生比男生多,而且,女生表现更踊跃与积极。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