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省2013年高校招生工作意见,今年江苏取消选择性招生,而只预留1%的招生计划。随着高考临近,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对“预留计划”的使用给出了明确答复:被高校确定为选择性招生对象的考生,由高校出具书面报告,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后方可投档,并由高校用“预留计划”进行选择性招生录取。
预留计划如何操作?
投档后,高校报送审批
民间所谓“点招”,即“选择性招生”,今年在我省的高校招生政策中被正式取消,取而代之的则是从5%缩减到1%的“预留招生计划”。对此,省教育考试院表示,“预留计划”将可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问题,或用于招收少量有学科特长的考生,以及用于缓解我省现行高考方案中分数与等级不匹配的矛盾。
之前的“点招”正是因运作不透明而备受质疑,那么“预留计划”又将如何操作?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得知,日前对该计划的使用已有一个明确的流程,以确保1%的计划真正用到解决“生源不平衡”和“分数等级不匹配”的问题上。
具体流程是:在平行志愿投档后,对同批省控线上未被录取、但被高校确定为选择性招生对象的考生,由高校出具书面报告,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后方可投档,然后由高校用预留计划进行选择性招生录取。
省考试院还透露,对选择性招生对象,将按有关高校送达报告的时间顺序和所提供的名单,依次进行投档。
各校有何打算?
可能另设“门槛”,有的倾向于自招
除了这一“硬性规定”,各高校也披露了其对于预留计划的“使用打算”。记者从江南大学的招生简章上看到,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地区生源不平衡等情况。学校还给出了使用预留计划要达到的两个“门槛”:选测科目等级为BB以上(含BB);或选测科目物理或历史等级为A以上(含A),另一门选测科目按江苏省规定的基本等级要求执行。
此前记者也从部分高校招办了解到,预留计划会更倾向于自主招生考生。
对象:平行志愿投档后,同批省控线上未被录取、但被高校确定为选择性招生对象的考生
高校出具书面报告,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投档,高校用预留计划进行选择性招生录取。
注:对选择性招生对象,将按有关高校送达报告的时间顺序和所提供的名单,依次进行投档。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