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详细内容

高考英语有望一年多考 江苏暂无具体方案尚在调研

发布:2013-01-18  来源:金陵晚报
分享到:

日前,教育部召开了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内部下发了今年第一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等”。

  江苏将实行高考英语一年多考的消息之前就有传出,目前教育部提出将研究相关方案,是否会加快落实进度高考英语一年多考,究竟是取平均分还是最高分“多考”是加重负担还是利于选拔就这些考生和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教育部1号文件提出新规

  据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今后几年,教育部的一号文件都将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文件。”

  工作会议之后,教育部内部下发了今年第一号文件,在这份《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的文件中,主要部署了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

  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当中提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其具体内容包括:制定颁布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推进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督促各地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做好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完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等。

  江苏暂无具体方案尚在调研

  早在2011年,江苏已把部分高考科目“一年多考”纳入了探索范围,其中明确最先试点的就是英语科目。据悉,当年的方案是高考英语一年多考只拿出听力和口语部分进行试点,笔试部分还是和6月份的语文数学一起考。

  考生们期盼已久,但迟迟没有成真。目前教育部的政策出台,江苏是否会加快落实进度

  “还在调研之中,江苏目前还没有具体方案。”昨天,金陵晚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副处长袁桂华,她表示,“江苏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考’尚在研究阶段,目前还没有哪个省份真正实施。”

  一年多考可能的两种形式

  据业内人士透露,江苏省在研究高考英语“一年多考”实施方式时,曾有过多种设想。

  第一种是将考生最容易出现失误的英语口语、听力部分从卷面中独立出来,采取一年多考,最后取最高分。笔试部分还是和6月份的语文、数学一起考。实行一年多考后,考生一年有多次机会参加考试,考得不满意还可以再考,最后取考得最高的成绩算入高考成绩〖生获得的英语成绩可以在一到两年内都有效,对于英语拔尖、学有余力的学生,甚至可以从高二就开始考。第二种是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类似,也给高中生的英语水平评定级别。按照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的英语等级为7-9级,学习到拈8,就基本达到高考要求,等级水平在7-8级;继续学习拈9-11,就达到英语院校的入学水平,英语水平在8-9级。对于普通类考生来说,只要达到7-8级,就可以参加高考;达到9级,就可以报考英语类院校。

  高校老师:担心高考分值降低影响录取

  高考科目“一年多考”,如果能取最高分,考生们大多很乐于接受,“总比一考定终身好!风险降低了。”

  不过也有高校对此表示担忧,因为根据江苏目前的高考方案,江苏省高考480分当中,英语的分值是最低的,为120分,而物化生和政史地等学科已经以等级计了,如果英语再以等级计,那严格意义上的高考计分科目仅剩两门,高考统考总分又将缩小,这会给录取带来一定困难。他们建议划出英语听力后,适当增加英语题量或扩大分值,最好保持高考英语科目的总分值不变。

  高中老师: “一年多考”学生负担更重

  中学界则担心,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反而让学生的负担更重了。

  南京一四星级高中的高三英语老师表示,有的学生平时英语成绩不错,但考试时发挥失常,英语一门科目就把整个高考成绩拉下来,非成惜。而将英语高考放在平时,可减轻最后高考的压力。

  不过,也有教研专家提出不同意见。专家指出,如果英语成绩仍在高考中占有足够的权重,“一年多考”带给学生的可能是更重的负担。“就像四六级考试改革一样,以前发合格证,过了就算了。现在改成计分制,为了找好工作,学生们不断‘刷分’,反复考试,负担明显加重了。”

  链接高考英语听力“一年多考” 浙江试行两年

  据悉,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在英语科目中试行听力“一年多考”。浙江省高考英语为150分,30分的听力考试放在平时举行,即每年的3月和9月,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在两次以内),从中选择最好的成绩计入总分。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解释说,之所以选择英语听力进行“一年多考”的改革尝试,是考虑到听力考试受偶然性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往往会因为现场设备、周围环境等条件限制,影响考生正常发挥,如果实行“一考定终身”,这样的偶然性就会给学生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实行平时考试并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就是希望最大限度降低偶然因素对成绩的影响,尽量避免因一次失误而无法反映考生真实学业水平的现象。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