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素有“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发祥地之一”和“江南第一高等外语学府”美誉。
来到上外松江校区,记者首先被校园建筑所吸引,8座教学楼风格迥异:英语学院是简洁凝重的英式建筑风格,红砖在外,斜顶在上,还有精致的小花园;简单、柔和的青砖瓦房一看就是日语系;东语系是阿拉伯式风格的建筑……走在校区仿佛置身异域。
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是“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设有英语、俄语、德语等34个本科专业,有25个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另有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复合型专业
实用性强
上外的专业结构总体分为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小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三大类。与其他外语类高校相比,上外的语种少而精,复合型专业设置以实用为主,95%的学生毕业时都达到了“专八”水平。
从上外第一个复合型专业——国际新闻专业出现到2006年,该校四大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等全部建成。
学校招生办主任张峰说,2008年起,复合型专业学生可以拿到双学位。
目前就职于外交部新闻司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孙徐枫坦言:“在就业方面,虽然表面看来相对于单学新闻或英语的学生,我这个专业似乎没有太多优势。但是,经过在校期间‘新闻+英语’的锻炼,我比较快地适应了工作。”
今年在京计划
与去年持平
谈起对北京考生的印象,张峰评价说,北京生源质量好,综合素质高。入校后,他们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社团活动方面都表现得比较突出。
据介绍,去年上外共招收北京考生27人,今年招生计划将与去年持平。从往年的录取情况看,一般在一本线上30—40分以上的考生报考比较保险。学校录取不设级差分,分数优先,基本不接受二志愿考生。在北京招收的专业都是热门和复合型专业。往年北京考生更倾向于报考学校经济类专业和德、法、西等语种专业。
张峰认为,北京考生成长中接受的大多是北方文化的影响。来到上海读书,海派城市文化对他们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个人素养都很有好处。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点击查看新浪网考试频道与《北京考试报》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