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考研动态 > 详细内容

重庆大学整合优质资源搭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

发布:2011-10-25  来源:教育部网站    
分享到:

重庆大学搭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培育高水平研究生创新群体与团队

  重庆大学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以全校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抓手,创设研究生创新实践特区,形成学科交叉、形式多样、服务全校、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新型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重点培育高水平研究生创新群体与团队,有效改善了研究生创新实践环境,在全校研究生及导师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树立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研究生培养理念。重庆大学坚持以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先导,以“整合构建、支持服务、考核评估、激励引导”为建设原则,建设一批以研究生为主体、以科研创新为目标、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生创新团队,打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环境,培育一系列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最终形成鼓励研究生自由探索的“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核心培养理念。
  二、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抓手的全校性创新实践平台。作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国首批重点资助项目之一,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以研究生院直接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运行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融学生、导师、学院及学校管理部门为一体的管理架构和高效的运转实体,每年涉及近千万元的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经费,包括具体组织实施“985工程”、“211工程”项目中创新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建成集开放实验、创新研究、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团队培育及创新实践等功能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在培育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及统筹管理核心作用。
  三、营造学术自由、学科交叉的创新实践特区环境。重庆大学依托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积极推动学校“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及“985工程”三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运行实施,加强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整合各方优势科研资源,并促进研究生与社会企业沟通对话,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突出研究生“自主管理、自主培养、自主发展”的研究生能力自身培育特区。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管理与信息平台体制。重庆大学自主开发了“研究生创新基地管理系统”、“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系统”和“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系统”三大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综合性实体管理平台,以三大信息管理系统为专项服务网络平台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与信息平台构建结构。
  五、打造立体交叉的研究生实践专项工作平台。重庆大学依托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其下设的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项目部、学术部、宣传部、常务部及设计组、网络组六大部门两个技术支持小组,开展一系列专项服务,构建“立体交叉”的专项工作平台:
  一是鼓励科研学术创新的高水平论文奖励专项、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专项。2008-2011年7月累计奖励SCI境外等收录的论文885篇,SCI境内等224篇,EI境内等615篇,CSSCI及CSCD等664篇,共计发放奖金达679.53万元。
  二是资助科研学术活动的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专项、研究生国内外访学交流专项。其中,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新已受理项目申请1194个,参与研究生2094人,资助金额共计482.33万元,预期成果为各类高水平论文1574篇,专利75项。
  三是支持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生开放实验室管理服务专项、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管理服务专项。创建了基于门禁和网络摄像监控系统的24小时主题开放实验室,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指导,吸引大批研究生参加科技竞赛、创新活动。
  四是旨在全面营造创新氛围的一系列品牌学术活动专项:如“重庆市科慧杯大赛”、“名家会客厅”学术论坛、“企业零距离”、“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大奖赛”、“重庆市创新与实践征文大赛”。
  六、建立研究生主题开放实验室为主体的建设模式。从2008年开始,经过三个批次的立项建设,重庆大学开放实验室累计投入建设经费300余万元,目前已建设了20个研究生专业开放实验室。截至2010年11月,依托主题开放实验室支持的研究实验与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409篇,申请专利94项,开展研究实验138个,已实施科研项目支持与支撑计划124个。
  七、整合校内外资源培育高水平研究生创新群体与团队。重庆大学启动“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构建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目前创新团队注册数量已达1000余支,并成功打造出创新团队492支,其中一般团队364支,重点团队107支,优秀博士生团队21支。
  创新团队的培育由研究生创新基地统筹管理,成绩斐然:
  一是资助创新团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及竞赛成果。如资助光电工程学院温志渝老师团队获得2010年第四届美新杯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中国总决赛特等奖,并将进一步支持该团队于明年6月代表中国参加该项赛事的国际总决赛;资助电气学院刘和平老师团队获得第四届德州仪器(TI)C2000DSP大奖赛决赛一等奖,资助通信学院刘平净团队获得2009年Altera亚洲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是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如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序列表征体系构建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项目团队在建设期间,共发表SCI和EI论文23篇,CSCD论文8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得两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是产生了一批优秀创新拔尖人才。如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白先旭同学参与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国际学术会议荣获“最佳论文”奖,成为此次会议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博士研究生黎蕾蕾同学获得美国“ION杰出研究生”奖,博士研究生李卫彬同学在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举办的年会论文评比中,荣获“最佳论文”奖,成为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个非韩国籍学生。

  研招动态:2012各地考研报名公告招生单位报考点列表研招管理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问答专业介绍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2012考研推免生招生招生简章全国硕士研究生简章考研招生政策

  考研辅导:2012考研大纲专题2012考研备考试题及答案专题2011考研真题及答案专题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