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立目标
由于专业性质和个人兴趣,我在大三的时候决定考研。我个人属于做事求稳妥型,所以在选择目标院校上我追求“性价比较高”的学校。这样,我选择了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还是本专业——心理学。考虑个人的兴趣,在心理学的三个方向中,我选择了应用方向。选择好了目标院校,自己就有了方向,更加坚定考研的信心。
二、夯实基础
正式进行考研复习是在大三下学期。刚开始准备时,像大多数考生一样,就是从基础抓起。对于专业课部分,我的第一轮复习就是从看书开始的,所用的教材基本上是考研复习推荐用书。我先看的是普通心理学和统计,两本一起看,着重理解。这样两本书看完一遍大约是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段复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书中知识点太多,比较繁杂,很多知识点不知道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些知识又比较凌乱,不成体系。而且,就算是看会了,有些大题在答的时候也可能写不全。于是,我开始考虑报一个专业课的辅导班来帮助我复习。在查询了一些资料和进行比较后,我选择了凯程网授班。之后到暑假这段时间的复习,我还是按着自己的套路来看书,看的是实验和测量。我喜欢先学习注重理解的科目,这样不会因为到后来时间紧来不及理解而感到焦虑。
到了暑假的时候,公共课的强化班开课了,每天上政治英语的时间占了大部分。我几乎是抽时间看的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然后做了一本针对基础复习阶段的习题册。这样的习题册的特点一般是按照章节顺序编书,而不是综合的模拟题。我第一轮复习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每门课的体系,理解书上的知识点。其实,那时候觉得这样看过一遍书后自己并没有记住什么东西,心理很是担心。有时,晚上睡觉时还偷偷难过,怕复习时间不够。
三、建立知识体系
暑假过后,我开始第二轮复习,接着看书,看每科推荐的其他教材。看不同书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另外一个体系学习知识,这样可以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我在网上下了一些大纲解析,更有重点地进行复习。由于时间有限,我只看了普心和统计。大约在九月中旬的时候,我收到了凯程暑期强化班的光盘,之后,我就按着凯程的体系进行复习了。
收到光盘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听课了。由于比面授班同学上课时间晚,我就抓紧时间成天听课。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第一轮复习中还是很有收获的,很多知识点在老师讲解时我都能记起来,这样很有利于我听课时的理解和记忆。在凯程老师细致、风趣的讲课中,我迅速建立了学科体系,抓住了知识重点,感觉知识脉络清晰多了,也一下子有了信心。大概用了十天时间,我听完了所有的课程。经过这一遍的复习后,我觉得我的专业课知识整体上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把暑期强化班上学习的内容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大约在十月中旬的时候,我收到了国庆精讲班的课程光盘,我抽出了几天的时间听课。这次听完课后,我在研究方法这块又有了巩固提高;而在普心上,老师用独特的角度将知识的内在联系显现出来,使我更加透彻地理解了知识点。
四、在做题中巩固知识
这样听过课后,已经快十一月份了。我开始进入到做习题的阶段,用做题来巩固知识点。我用的是凯程的《习题宝库》,紫色的封面很喜欢。我是每天上午的时间来学习专业课的,第一天做题,第二天对答案,强化复习。我做题基本上给自己的时间是三个小时,不光做选择题,大题也一样要做。这样的好处是在最后强化记忆阶段可以为自己减少负担,也容易摸索到答大题技巧。这次考研有些大题虽然没刻意背过,但是凭着老师平时的讲解和自己积累的答题技巧,我很顺利地写出了答案。第二天对答案是复习的关键环节。对于选择题,无论做对与否,我都要把相关知识点写上去,写一遍背一遍,直到自己很熟练了为止。而大题部分我则会按着标准答案背一遍。凯程的这本书一部分选择题会有答案,可是还是会有一些题我不会做也没有答案。每天,我都会和一起做这本书的同学利用中午时间来讨论不懂的题,从中受益匪浅。当然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有些题也会讨论出错误答案,在听了凯程后期的课程后才真正明白,但这样也更加深了理解。认认真真地做过一遍题后,我将理论转向了应用,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有了很大进步,实现了专业课复习的第二次提升。之后,我趁热打铁,又把这本习题仔细看了一遍。
五、查缺补漏、强化记忆
做完题后,已经是十二月份了,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在最后冲刺的这段时间里,我先是利用暑期强化班的讲义把需要背的知识点用一张张大纸写了下来,这样背起来比较方便。我在写时,一是用了一些符号来表示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是用关键词代替整句话,容易记忆。之后又利用冲刺班和百题班进行查缺补漏。知识理解的差不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强化记忆了。这段时间主要就是攻克大题。因为之前很多大题已经背过了,所以现在复习就相对容易些。当然,这段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做真题。从做真题中不但要检查自己的薄弱环节,还要发现各科出题的套路,比如统计题就很爱出概念比较的问题。还有就是做真题千万不能忽略知识点的复习,不要以为考过了就不会再考。我发现有些大题就是往年的选择题。在今年的考题中,一道多选题就是07年的一道单选题,是属于记忆类型的知识点。当时复试的时候我以为这个知识点不会再考,就没认真记,结果考研中痛失三分。
六、从容应考
跟随着凯程渡过了考研这段难熬的时光,我虽然没有做到柯老师说的越复习越快乐,但也不至于太过焦虑。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最后的几天里,凯程还发来了短信,鼓励我们这些考生坚持到底。在考场上,我最大的感受是:选择题知识点覆盖面很广,我大部分都复习到了;大题知识点都背到了,而且有些还是老师让重点看的原题。由于平时扎实地练习,我较好地把握了答题的速度,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当看到自己考试成绩时,我意识到,多亏了专业课240分,才让我顺利进入复试。
七、总结
总结一下,我的专业课复习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3月——8月:第一轮复习。主要任务是看书,可适当做一些基础性的习题。使用资料:凯程推荐的心理学考研参考教材。
2、9月——10月:第二轮复习。听凯程暑期强化班的课,看《应试宝典》,梳理知识点。
3、11月——考前一个月:第三轮复习。习题练习阶段。使用材料:凯程《习题宝库》。
4、最后一个月:第四轮复习。强化记忆阶段。使用资料:凯程暑期强化班讲义(超级推荐)。
走过考研这段岁月,我最大的体会是,一旦自己决定了考研就一定要奋斗到最后,心无旁骛!
在备考期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为自己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其次,每天在自习室要却有所学,不能浪费时间。第三,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调控好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不要觉得考研很苦,因为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在准备考研期间我时常问自己:“如果考不上会觉得遗憾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在经历了考研之后,无论结果怎样,自己所收获的都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多。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