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汹涌不息的考研大潮中,名校光环吸引了许多胸怀大志的报考者,各大高校研究生院提供的深造机会也成了芸芸众生趋之若鹜的香饽饽。但“僧多粥少”,门庭若市的高校门槛外挤满了美梦难圆的考研人,他们在不断地苦苦叩问自己的未来:究竟路在何处?
然而,行色匆匆的我们也许并没有注意到,林立的高校是如此耀眼,以至于遮蔽了许多独立研究院所的光芒,大家对此既不了解,也没有动力、途径去详细了解。现在,我们力图打破这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瓶颈,带你走近这些林林总总、云遮雾罩的独立研究院所,来欣赏这些不一样的风景。如果你想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更理性的思考,为自己的人生争取更多的选择机会,请跟我们来吧——
独立于高校系统之外的研究院所
独立研究院所是独立于教育部和高校系统之外、以科研工作为业务核心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独立研究院所有很多种,其中实力最强、名气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集中的是直属国务院的中科院、社科院两大科研系统中的各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两大系统下属的各类研究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省份都设有其直属的研究机构,其中尤以北京最为集中。这两大系统是专为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科研需求而设的,是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研究型后备军团也是它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另一种独立研究院所是直属国家各部委的,主要是为本部委和所属行业提供科研成果,同时也利用自身成熟而丰富的科研资源为本行业培养研究人才,如国家地震局的地球物理研究所、被誉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其中直属卫生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特别,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科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研机构,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两者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这样教研相长的的管理模式在我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还有一种是直属各省市相关单位的研究机构,它们的级别低一些,规模小一些,但是研究方向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地域性也更强。它们在向所属省市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各自领域培养后续的研究力量,如北京市首都儿科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等。
此外,有些同样以科研为主、不招收本科生的研究院所或研究中心是设在高校内部的,它们归属于高校,并没有完全的独立性,但具有许多与独立院所相似的性质和特点,因此也在本文相关环节的讨论范围之内,如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等。
有些独立研究院所还有联合招生的情况。出于共享人才资源以形成更广阔的学术视野的原因,或实力不足以单独招生、授课,或其中某些专业方向还没有单独招生资格等原因,一些研究院所根据自身情况,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培养单位(如本地高校的相关院系等)合作,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
独立院所在招收、培养研究生方面虽然与高校研究生院一样,都有“选拔考试、上课、科研、论文”等关键词,但基于其独立科研机构的性质,又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为考生所熟悉的特点,在考生的择校考虑中,有些是优势,有些则为劣势,但各种条件在不同的人身上具有不同价值,对于以下分析,还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五行”所缺对号入座、仔细考量。
参与讨论>>
[1] [2] [3] [4] [5] [6]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