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院系介绍 > 详细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导师介绍 王乃江

发布:2012-11-20  来源:
分享到:

  王乃江,男,陕西岐山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于1966年4月,1989年7月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学与生物多样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干旱地区造林和油松、侧柏、毛白杨、紫穗槐、文冠果等主要造林树种的优良苗木的培育、现代林业育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教学工作:

  后承担了《森林培育学》、《造林规划设计实习》、《温室技术》和《种苗实习》等4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擅长容器育苗及GIS技术与造林规划设计的结合与应用。

  科学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学校重点青年基金科研项目各1项,副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项目“严酷生境林草种类选择与培育技术体系”(子专题)、参加国家九五“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综合研究”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等项目。目前主持科研项目3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科技著作和教材6部。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

  在研项目:

  (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黄龙林区退化天然林快速恢复及近自然经营”(2005C120)

  (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项目(2006BAD09B03-03)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专项-“黄土高原天然林封育效果及快速恢复”

  (4)国家林业局科技支撑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技术研究及试验示范项目---退化天然林快速恢复与天然林近自然林采育更新技术”(TBKJ 2003-07)。

  (5)2006年陕西省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工程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著作:

  (1)《现代温室技术及应用》2008年,主编 王乃江

  (2)《造林规划设计教程》 2006年,副主编 王乃江

  (3)《现代育苗技术》 2006年,主编赵忠,杨吉安,王乃江,排名第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王乃江,康博文,刘建军等.5-氨基乙酰丙酸在育苗和盐碱地造林中的使用效果.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9.

  (2)王乃江,刘建军,寇世强. 土壤改良保水剂在造林和育苗中的应用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8,(3).

  (3)刘增文,王乃江,李雅素等.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养分原理[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4)王乃江,侯庆春,张文辉等. 黄土高原乡土树种光合作用及抗旱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3).

  (5)姚晓霞,剡帅,王乃江. 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的冲突和缓解途径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5,(1).

  (6)赵忠,李鹏,王乃江. 黄土高原造林地生产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7)王乃江,赵忠,习世红. 大扁杏幼树雌蕊发育和结果规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4).

  获奖情况:

  (1)“秸秆细胞壁中的阿魏酸和香豆酸与其它组分间化学键的研究” 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9名

  (2)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高原台塬过渡区(淳化)高产型粮果林综合发展研究” 2001年11月获杨凌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2名

  (3)“森林培育学”课程2005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奖,第三名

  (4)“森林培育学”课程2006年获陕西省精品课程奖,第二名

  (5)2006年获第七届(广州)“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6)2008年获第九届(北京)“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软件登记情况:

  (1)“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计算机应用软件(2008年7月登记)

  (2)“森林质量分析与评价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已经提交软件登记申请)

  待发表论文:

  (1)陕西黄龙林区主要森林类型顶级适应值和近自然度分析,林业科学

  (2)陕西子午岭森林群落植物种间联结性研究,生态学报

  (3)桥山林区柴松群落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西北植物学报

  联系方式:

  E-mail:wang7082261@163.com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