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院系介绍 > 详细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导师介绍 李孟楼

发布:2012-11-20  来源:
分享到:

  李孟楼,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工作简历:

  1974年至1977年在陕西省富平任小学、初中教师、事务长。

  1977年至1981年元月在原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求学,并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1(1999年在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系、林学系任教。

  1999年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任教至今。

  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昆虫学会理事。

  教学工作业绩:

  在为大学生和研究生执教后讲授了昆虫通论、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植物检疫学、资源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森林害虫治理工程学、花卉昆虫学等多门课程。

  取得了 “社会发展之需乃专业课治学之准则”、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整体推进普通昆虫学课程体系的建没”两项教学成果。

  现指导的在校研究生5名,毕业的2名,其中宗娜已考取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王代娣工作于西南交通大学娥眉分校。

  2002年编著出版了《森林昆虫学通论》。

  主要的科学成就:

  先后主持承担完成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攻关、省部级等森林害虫治理及相关机理研究任务。

  1.马桑毒素研究Coriaria toxin study

  1997(现在: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现了新的植物性杀虫毒素马桑毒Coriaria lactone,并在该毒素杀虫机理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2.花椒研究Prickly ash study1992年开始主持进行了花椒害虫防治及加工利用研究课题。

  ① 确定了危害我国花椒的害虫达140多种,其中分布全国各地的重要种有近30 种。将我国花椒栽培区与病虫害发生特征相结合,完成了椒林害虫的地理区划;较早的整理出了花椒的栽培管理技术。

  ② 清除了花椒及椒籽油加工利用中的技术障碍,创制了两段法生产花椒籽油的新工艺、及配套的一次性稀溶液碱炼光化脱色、除杂的精炼新工艺,研发了花椒精油的循环蒸气提取工艺和装置、及立式刮栅型花椒籽脱皮机(ZL99234551.0);为开发利用我国长期废弃的100多万吨花椒籽,和开发利用花椒精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落叶松害虫防治研究Study of pests in larch

  1991年承担落叶松害虫防治技术研究项目。

  ① 确定了非种原地落叶松害虫125种,使我国落叶松害虫的种类记载数从94种增加到了203种。 Pyracantha fortuncana

  ② 以落叶松林的昆虫区系、群落特性研究为基础,确立了落叶松叶蜂等重要害虫在落叶松林害虫群落中的地位,垂直分布和生态型、空间格局和序贯抽样调查技术,落叶松叶蜂爆发期落叶松林针叶蓄积量和材积生长量的损失强度,落叶松叶蜂实验种群生命表、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确定了该叶蜂的生态对策、防治策略、防治阈值、预测预报模型、抗虫树种、有效天敌及各杀虫剂的毒力,建立了对落叶松叶蜂等食叶害虫有效控制的系统治理体系。

  4.火棘研究Study of Pyracantha fortuncana Potato

  1998年进行了自然分布及天然贮量非常丰富的火棘利用研究。研究证明火棘种子油的品质近于沙棘种子油,火棘果实中不含淀粉,富含果糖、有机酸、Vc、VE、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5.马铃薯脱毒 Potato draw off virus 1990(1994年在山西紫阳扶贫期间,承担完成了马铃薯脱毒任务,培育的脱毒种薯在当地提高产量5-7倍。

  6.小蠹虫控制技术研究Control of black beetle Dendroctonus valens

  ① 2002年开始承担国家重大害虫治理工程项目中陕西省的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研制了低饵木诱杀、内吸杀虫剂注干、等低成本防治技术,并研究了林分结构多样性、立地环境与红脂大小蠹发生和危害的关系。

  ② 2001年主持华山松大小蠹信息素的利用技术研究。已经获得了对华山松大小蠹有引诱力的组分。

  ③ 2001年执行了小蠹虫信息素应用技术的国家教委智力引进项目。

  7.花绒坚甲研究Study of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2002年起主持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即花绒坚甲人工饲养和利用技术研究。

  ① 已经研究确定了花绒坚甲的生活史,澄清了该虫生物学研究中的问题。研究表明,该成虫可存活3年以上,3年内繁育姊妹和子孙世代共63代。

  ② 调查研究表明,1头雌虫繁育的后代在1年内可寄生花绒坚甲10(12头天牛幼虫,自然状态下该坚甲对天牛的寄生率基本保持在50(75%。

  ③ 解决了花绒坚甲人工饲养技术,可以进行连续饲养。

  8.林分多样性与抗虫性研究 Study on Diversity of Mixed Forest and It's Pest Resistance

  1998年将生物多样性研究理论与森林害虫防治的实践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进行森林害虫发生程度预测和治理的新见解;创立了利用多样性调查技术,确定林分抗虫性、设计抗虫林的指标体系。

  9.专利技术Patent

  ① 立式刮栅型花椒籽脱皮机(ZL99234551.0)。

  ② 阳台立体自控栽培装置获得了专利(ZL00226831.0)。

  奖励和荣誉:

  1995年主持完成的落叶松叶蜂综合治理技术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被国际林联选入世界森林昆虫学家名人录。

  1996年被评为扬凌农科城科技新星。

  1998年兼任陕西省昆虫学会理事。

  2001年主持完成的花椒籽油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物:

  现已发表各类研究论文72篇。

  1989年出版了专著《花椒栽培及病虫害防治》(陕西科技出版社)。

  2002年出版《森林昆虫学通论》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

  当前研究项目:

  马桑毒素的结构与杀虫毒性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

  花绒坚甲利用技术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

  小蠹虫信息素利用研究(国家教委智力引进及本校项目)。

  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国家林业局害虫治理工程及陕西省林业厅项目)。

  林分多样性与抗虫性关系研究(自选)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9-87082125

  E-mail:Limenglou@263.net;Limengl@163.net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