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院系介绍 > 详细内容

考研院校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发布:2012-11-29  来源:
分享到: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91年在化学系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和万惠霖院士先后担任学院院长。化学系成立于1922年,是厦门大学最早成立的系所之一,第一任系主任为留美博士刘树杞教授。化学系历来师资力量雄厚,纪育沣、傅鹰、卢嘉锡、蔡镏生、钱人元、陈国珍等中科院前学部委员或知名教授曾执教于此,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化学系树立了优良的学术传统。经过历代化学家和教育家的努力,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已成为国内名列前茅、国际知名的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现辖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和教育部物理化学研究所,原辖材料系于2007年发展为材料学院。另有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挂靠学院。 学院在职教职工280人,包括149名教师、93名教师以外专业技术人员、38名党政和后勤人员。教师队伍中教授67人,副教授50人,75.8%具有博士学位,50岁以下的教师占74.7%。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乾二、万惠霖、林祖赓、张鸿斌、林仲华等五位教授分别受国家人事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表彰;田昭武院士和黄本立院士先后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田昭武院士、林祖赓教授先后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学院现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蔡启瑞、田昭武、张乾二、黄本立、万惠霖、赵玉芬、郑兰荪、田中群),其中,蔡启瑞院士和张乾二院士曾获“何梁何利奖”,田昭武院士和万惠霖院士曾获“卢嘉锡优秀导师奖”;田昭武院士担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赵玉芬院士担任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蔡启瑞、张乾二、田昭武院士先后获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学院还有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兰荪、田中群、吴玮)、1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郑兰荪)、1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兰荪、孙世刚、田中群、林昌健、黄培强、杨勇、吴玮、吕鑫、江云宝、徐昕、谢素原、王野、谢兆雄)、7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郑兰荪、田中群、方维平、吴玮、杨勇、黄培强、谢素原)、2位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郭祥群、孙世刚)、4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5位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获得者、8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位入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4位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学院的许多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部分科研成果被多次采用或引用,作为杂志封面,或在Chem. Eng. News上报道;有关教授还应邀撰写国际学术著作的专章或专题综述,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在国际学术组织或机构任职,或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福建省重点学科,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业催化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环境化学和化学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于2003年正式招生。学院现有学生2182人,其中博士生275人,硕士生509人,本科生1398人(其中漳州校区729人)。学院在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全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资金等方面在全国化学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万惠霖院士和郭祥群教授主持的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006年起,郑兰荪院士担任全国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学院办学国际化迈出步伐,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招收的沙特阿拉伯籍学历留学生毕业后在沙特Aramco公司得到重视,他们在胡锦涛主席访问该公司时为胡主席作讲解。目前化工学科正在实施国际硕士项目。 依托学术梯队合理、学科分布较为全面的师资队伍,借助“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契机,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近五年,年均到校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发表1900余篇SCI/EI /ISTP论文。近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郑兰荪课题组),部、省级一等奖4项(万惠霖课题组;吴玮、张乾二课题组;黄本立课题组;田中群课题组),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孙世刚课题组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催化剂”入选200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群体于2001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为首批创新研究群体。2007年,“团簇化学”研究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复杂体系的计算化学”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院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取得突破,2004年和2007年先后有两篇论文发表于“Science”。郑兰荪课题组首次合成并全面表征了球体较C60更小的富勒烯(C50Cl10),提出了可能的形成机理,将富勒烯研究推进到小富勒烯领域,结果于2004年发表在 “Science” 期刊。孙世刚课题组采用一种新的电化学方法,首次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显著提高了铂纳米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007年5月4日出版的 “Science” 以三页半篇幅的长篇报道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这也是我校第一篇(第一作者单位)发表于 “Science” 期刊上的长篇研究报告。 近年来在产业化平台建设上也取得重要进展。“教育部电化学工程中心”于2006年获准筹建,该中心是我校“985”工程二期“嘉庚化学”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院依托雄厚的基础研究优势、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国家科技发展应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为国家与地方高科技产业服务目标的一个重要成果。学院将能源化工技术的研发作为重点,正积极申报国家发改委“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它的建立将有利于促进催化与工业催化学科基础应用研究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国家能源化工建设服务。赵玉芬课题组组织攻关的丙谷二肽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式投产。 1987年获准建设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计委或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中连续三次均被评为优秀。1986年建立的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创建于1991年的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全国三个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教育部组织的两次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基地。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教授和柯尔教授曾先后到学院参观指导,并分别受聘厦门大学名誉教授。学院先后主办或承办了光催化、电催化和仿生催化国际会议,第三届中、日、美催化会议,中日理论化学研讨会,第四十六届国际电化学会议,第五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国际拉曼光谱研讨会,第三届世界华人青年化学家大会,中法先进化学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35届国际光谱化学大会和第17届国际有机磷化学大会。厦门大学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共建的 “纳米生物与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于2006年成立。 学校对化学化工学院的高水平建设极为重视,在“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投入2亿元重点建设“嘉庚化学”科技创新平台。学院正利用“嘉庚化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化学新楼落成的契机,加快“化学基础”、“能源化学”、“合成材料”和“化学生物学”四个重点发展学科方向以及“人才”、“公用仪器”和“技术成果转化”三个支撑体系的建设。 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众多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先后有8位教师荣获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7位教师荣获国家级优秀专家,21位教师获省劳模、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1位教师连续当选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1位教师获200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原化学系党总支先后被中央组织部和福建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1999年学院党总支获省委组织部和共青团省委“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表彰。2006年学院党委获福建省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2007年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国务院人事部和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表彰。 诸多校友、系友和热心教育事业的贤达人士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学院的发展,通过在学院设立奖教金和奖、助学金等形式支持学院的工作。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学院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数据截止至2008年3月3日) 学院党委书记:金能明 学院院长:黄培强 办公电话:(86)0592-2187171 办公电话:(86)0592-2182240 电子邮件:nmjin@xmu.edu.cn 电子邮件:pqhuang@xmu.edu.cn 通讯地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61005 学院主页:http://chem.xmu.edu.cn 电子邮件:huayuan@xmu.edu.cn 联系电话:(86)0592-2182430;(86)0592-2186405 传 真:(86)0592-2186400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