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欧庭高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年11月
民族:汉族 籍贯:广西北流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称:教授,现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习经历: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华东地质学院地质勘察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中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至1989年9月,核工业中南地质勘探局310大队从事地质调查工作,分队技术组组长,助理工程师;
1992年7月至1998年9月,广西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任教;
2002年6月至现今,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思想文化;科技公共政策;系统哲学。
教学情况:主讲自然科学发展史、科学哲学、系统思维、前沿科技概论、自然辩证法、专业外语等课程。
科研情况:企业孵化器与技术创新社会生成研究,湖南社科基金,04、10—05、12(4千元);
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及其文化研究,湖南社科联,05、10—07、12(3千元);
企业孵化器促进技术创新社会生成研究,校社科基金,04、9—06、9(2千元);
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02、10---04、10(参与);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整合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5、10—06、12(参与);
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10—06、12(参与)
发表的主要论文
1897-1918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
论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复印资料)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1919-1949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
中国近代炼锑技术的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 期;
非线性与可持续发展,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年第3期,科学技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复印资料)2000年第8期全文转载;
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意蕴,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论企业孵化器及其模式,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科学方法的统领与建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年第3期;
论企业孵化器的深层含义,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技术创新复杂性初探,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4期,科学技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复印资料)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论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2期,科学技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复印资料)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现实世界不确定性的哲学意蕴,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不确定性、创新与非线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关于我国技术创新系统低效的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5期;
论技术与法律的互动效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技术创新负功能及其原因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第8期;
社会行为与技术创新社会生成,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
论技术技术的社会生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7期;
企业孵化器促进技术创新社会生成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不确定性视野中的科技创新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科学技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自主创新对中部崛起的社会生成研究,学术界,2008年第1期。
撰写的主要著作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解读地理的现实世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创业的家园---中国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参与);
中小学科技知识读本(高中版、初中版),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4月版(参与);
科学技术与社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参与);
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参与)
社会服务情况: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
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