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院系介绍 > 详细内容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导师介绍 胡超

发布:2013-02-26  来源:
分享到:

姓名:胡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09月

所在学院:外语学院

职称:教授

个人简介:1963年09月出生于浙江永康,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1999年12月-2000年3月进修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现为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教授。2000年建立宁波大学跨文化交际研究所,任所长至今。2002年、2003、2004年分别获宁波大学与宁波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多项,2003年作为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群负责人通过该课程群的宁波大学优秀课程的验收。

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文化比较、英语教育等。

现已在外语类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篇左右,

主要有: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报告,《中国外语》2005年第3期;天人合一观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外语教学》2001年第12期;E-时代的素质教育与跨文化交际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年第4期;美国日常文化的跨文化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05年第1期;中美成功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06年第3期;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框架,《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第6期;文化思维模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中英赞语应答比较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等等。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一本:《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2006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跨文化交际教程》一部。

主要论文1.“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框架”, 《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期刊)1995年 第6 期, pp37-72.

2.“论跨文化交际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宁波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pp30-36.

3.“文化思维模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期刊)1998年第2期, pp17-22.

4.Fuzziness, a Help to Communication,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卷pp23-28, 1998年5月,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5.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SLCA on SLA, 《外国语言研究》pp62-66,1998年5月, 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6.“英汉赞语应答对比研究”,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pp44-48.

7.“天人合一”观与“跨文化交际”, 《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期刊)2001年第12期,pp53-55.

8.E-时代的素质教育与跨文化交际教育, 《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年第4期,pp62-64。

9.美国日常文化的跨文化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核心)2005年第一期。

10.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报告,《中国外语》,2005年第3期。

11. 中美成功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06年第3期。

出版教材与专著1.《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2.《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模式与能力构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主要已完成和在研的课题1.1998~2000 汉、英语中的文化、心理因素比较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省级课题)

2.2003-2005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浙江省教育厅

3.2000-2003 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与研究 宁波大学重点专业建设基金

4.2002-2005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宁波市重点专业建设基金

5.1997-1999 英语应用语言学 (浙江省级重点扶植学科B类) 浙江省教委

6.1994-1995 跨文化交际学之研究 宁波大学科研基金

7. 2002-2005 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承担跨文化交际教程)省政府

8. 2004-2006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 宁波大学优秀教材建设立项

9. 2006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 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