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院系介绍 > 详细内容

华侨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丁攀峰

发布:2013-04-25  来源:
分享到:

 姓名:丁攀峰

性别:男

职称:讲师

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光纤通信,偏振模色散,以及偏振解偏的方法分析等;

电子邮箱:dingpf@hqu.edu.cn

1997.9-2001.7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学院工程系 获工学学士学位

【学术经历】

2001.9-2004.7 华中科技大学 光电子工程系 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4.9-2007.7 华中科技大学 光电子工程系 获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光纤通信,偏振模色散,以及偏振解偏的方法分析等

【科研项目】1.863项目“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项目参与人)

2.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G10)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并网太阳能逆变器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讲授课程】本科课程:光纤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

研究生课程:随机过程

【代表性论著】1 Panfeng Ding, Junqiang Sun, Hou Rui. PMD influenced by PDL and chirp for a Gaussian pulse.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46(5):055002 (SCI,EI收录)

2 Panfeng Ding, Jiaxian Wang, Qiren Zhung, Junqiang Sun, Rui Hou.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polarization dependent loss.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46(11):115009 (SCI,EI收录)

3 Panfeng Ding, Junqiang Sun, Hou Rui. Stochastic Analysis on PMD Statistical Model. Asia-Pacific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APOC), Proceeding of SPIE, Shanghai, China, 2005, 6021(602125): 1~8(EI收录)

4 Panfeng Ding. Analysis of frequency dependency of output stokes parameters in an optical fiber system,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2008(29):60~6(EI收录).

5 丁攀峰, 孙军强, 侯睿. PMD统计模型的改进. 光子学报, 2006, 35(2): 277~280(EI收录)

6 丁攀峰, 侯睿. 二阶偏振模色散测量分析. 光子学报, 2008,37(3):478~480(EI收录)

7 丁攀峰,王加贤. 两偏振态态测量偏振相关损耗. 光子学报, 2007,36(12):2281~2283(EI收录)

8 丁攀峰. 偏振相关损耗对时域条件下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36(6):60~92(EI收录)

9 丁攀峰. 利用偏振态法测量光纤偏振效应,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36(7):34~36(EI收录)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