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校门口的汽车站时,学生们已经排起了几列队,巴士繁忙,队伍很长。大学四年级开始,郭志磊就搬离了宿舍,在旺角租了一间公寓。大学最后一年,课程宽松自由,有了找工作、试探进入社会的时间。
郭志磊在中环兼职教普通话,学校距离市区远,坐小巴倒地铁要一个小时才能到中环,于是,郭志磊像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一样搬离了学校。
搬出还有主观因素。每年临近八九月份,宿舍管理单位总是催促毕业生7月份就搬走,以便让新生有条件住宿。但导师们为了让学生多帮自己做一些课题研究和论文报告,通常要把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延后一个月。
这就有了矛盾,还没毕业,就被宿舍下了“逐客令”。郭志磊和其他同学向学校提出抗议,最终宿舍放宽要求,不再驱逐毕业生。斗争换来了想要的结果,可郭志磊和大部分同学仍然出于不满选择搬出宿舍。
除毕业生外,科大的学生也不全住在宿舍里。科大有6个宿舍楼,但容纳不下9000多名学生。
关于宿舍分配也曾引起不小的风波。根据香港的规定,科大每年向内地发出300张录取通知书,但一般只有半数学生入校。但在2007年,内地招生的火爆超出预计,250多位内地学子入校,导致宿舍空前紧张。为了保证内地学生的住宿,部分香港学生便无宿舍可住。
2007年9月24日,大批香港学生在赛马会大堂静坐,要求学校重新分配宿舍。在学生会建议下,宿舍修改了住宿生的条件,也像学分一样计分。按照家与学校的距离、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为宿舍作出的贡献等等条件计分。原本就占有地域优势的内地学生依然可以住在宿舍里,最后竞争其实还是在香港本地学生之间。为了得到住宿的权利,大家纷纷参加社团活动,这应该算是动力之一。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