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留学 > 留学资讯 > 详细内容

中外合作办学亟待规整

发布:2013-01-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中外合作办学为什么会这样热?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要求人才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中外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2005年,韩国LG公司打算在中国扩张业务,却难以招到真正了解中国的国际化人才,不得不在公司内部成立大学培养“中国专家”。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中国的大学急于通过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提升自身水平。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迅速升温,是因为海外大学也有合作的需求,他们并非为钱而来,而是希望借助国际合作,提升自身实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高校。正如美国教育专家所说,著名高校杜克大学之所以进军中国,是因为“杜克大学希望借助国际化进程,弥补在本土难以打败哈佛大学的遗憾。”

  合作办学不只是两所大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过程。然而,有的高校却把合作办学的“经”念歪了,巨大的需求催生了“本土留学”的教育市场,也使部分教育机构产生了“大干快上”的冲动,在办学中一哄而起,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甚至不管外方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为了利益盲目合作。今年初,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被曝光,自2002年以来,该校陆续与中国19所高校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全球通道项目”交流计划,以颁发双学位或去迪斯尼公司实习为招牌,通过校际交流形式吸引中国学生。学生赴美后根本无须完成学业,就能拿到该校颁发的文凭。对于这样的“文凭工厂”,与之合作的中国高校确有失察之责。

  在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办学层次较低、项目重复设置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等学科比较集中,学科分布不够合理;由于监管滞后,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招生、收费、颁发证书等方面违反国家规定;有些项目的收费标准未经当地物价部门批准;有些学校“先上车后补票”,尚未取得办学资格就先开始办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声誉。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