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大学校园 > 大学创业 > 详细内容

陈子良:从管一部车到管八百人(2)

发布:2012-02-06  来源:
分享到:

  1995年,陈子良从亲戚朋友处筹集了4.5万元在南油附近租了铁皮房,雇请了几名厨师和伙计,客家菜馆就折腾出来了。刚一开张,生意好得厨师都快累趴了,三个月下来收回成本。陈子良第一次体会到当的喜怒哀乐,这也是他的“第一桶金”。

  初尝当的甜头,他开始在新的领域里展翅高飞了。

  借款35万进入电子行业

  在陈子良草创期,高利息借款始终伴随他左右,他把这些借款投入完全陌生的电子行业。

  1999年春节,没有回老家过年的陈子良作出了影响他的重大决定。朋友聊天时开玩笑地说:“你在深圳衣食无忧,还不如去搞些大实业。”言者无心,陈子良听后陷入沉思。春节后,老家亲戚来深圳电子厂找工作,陈子良把他们请到家里,向他们了解电子产品的行情。

  2000年初,陈子良向朋友借来35万,押上自己的房产,又借高利息凑足100万成立了一家电子来料加工厂。支持他的信念执拗而简单:“如果像以前那样拼命干,加上业务能力已经得到锻炼。怎么可能不成功?”

  “当年年底,电子行业的低潮期到来,我差点将加工厂30万元转手。幸好买家方面出了问题,交易才终止。”陈子良回忆说,当时虽然拉到不少的订单,但行业不景气导致很多客户不能按时“月结”货款,有的一拖就是半年,几百万资金不能“回笼”,资金周转出现重大困难,工厂即将拖垮。工厂没卖成且不甘心的他于是向员工保证,去借高利息为员工发放工资。

  熬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让电子行业重新升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公司开始走向正轨,迅速发展起来。在采访中,陈子良多次自问,“我不那么累也是可以的。赚那么多钱做什么?够自己用就行了。”但,他每次接下来给自己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一个人总要做点出来,有点出息,那才是没有遗憾的。”品味完他的自问自答,记者到,他的并不仅仅是冲动和偶然。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