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资源,推动政、校、企共建“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简称“产教园”),打造合作育人、师资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四大基地。
“产教园”位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基本建设共投入5000万元,设备投入7363万元。其中,武进区政府投入专项经费6500万元与学院共建常州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3家国内知名企业共投入2795万元设备在“产教园”内建立6个实训中心(共34个实训室),共建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市级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装备制造业类企业在“产教园”内建立“校中厂”; 4家政府机构在“产教园”内建立培训机构。经过2年的建设,产教园的合作育人、师资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四大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进一步推动了常州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和升级。
服务“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教园”每年满足2000人次学生实践教学工作,500人次学生顶岗实习、200人次的国际师资培训,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根据麦可思公司公布的调研数据,学院2011届毕业半年后平均薪资2912元,高出全国骨干高职院校平均值206元。
服务政府,促进地方产业发展。近2年,“产教园”承担常州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常州物流产业现状与升级路径研究、常州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知识产权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等政府研究项目,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承担了江苏省农机“111”人才培训、常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武进区职业技能培训等政府培训项目,为区域产业升级培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服务行业,推动产业共性技术进步。近2年,“产教园”开展以机器人为主要作业单元的自动化生产线方案设计研究、五轴加工中心等机床关键技术研究、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等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究;主持了国家模具制造工职业标准制定工作;完成了长三角模具城(位于武进高新区内)建设规划、中国昆山国际模具城建设规划制定工作,推动了产业升级,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服务企业,推动产品转型换代。近2年,学院为常州装备制造业类企业输送毕业生7500名,开展订单培养2500人;完成常州装备制造业类企业技术服务项目248项,到帐经费2399万元,获得授权专利90项;完成常州装备制造业类企业技术培训17729人次。
服务社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作为常州市社区大学机电学院分校,学院依托“产教园”的软硬件优势,为社区开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教育辅导、现代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培训。近2年,面向社区培训人次达4729人次。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