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大学校园 > 江苏高校新闻 > 详细内容

无锡一高校开“非遗班” 学员有望成传承人

发布:2013-02-06  来源:现代快报
分享到:

  近日,无锡一家高校做了回“吃螃蟹的人”,成立了首个高校“非遗班”。春节过后,该校27名艺术系的同学将拜师非遗大师,学习包括惠山泥人、精微绣、留青竹刻在内的多项非遗技艺。

  “非遗”进校园对传承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在如今部分非遗传承人都面临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学习“非遗技艺”的出路在哪?快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首批学员都有些基本功

  一群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泥巴?别怀疑,不是你眼花了,这是“非遗班”的同学们在上专业课。

  “别看孩子们现在接触的是泥巴,他们学到的是宝贵的非遗文化。”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商院)艺术设计学院的院长冯颀军介绍,“非遗班”是无锡商院和无锡市文广新局合作设立,教师主要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他们每周定期向学生们传授包括惠山泥人、精微绣、留青竹刻在内的多项非遗技艺,学时为两个学期到三个学期不等,预计在春节后将正式开课。首批27名“非遗班”的学生,都是该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在进“非遗班”前,他们都学习过一些有关惠山泥人等非遗技艺的基本知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成为“非遗班”一员的同学都对这门专业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虽然我不是无锡人,但过年回家都会给朋友带无锡泥人作为礼物。”今年21岁的刘红逸表示,自己是学艺术设计的,未来想做个设计师。可以前的课程主要是学书本上的知识。这次有机会跟大师级的人物学手艺,是提高自身的一个宝贵契机。他的同班同学朱伟则坦言,相较于其他课程,他对这种实践性质课程更感兴趣,感觉“十分有趣”。而且一想到自己学这门课后,能亲手捏出“惠山泥人”等艺术品,感觉很有挑战性。

  业内担心持续不了多久

  虽说学生感兴趣,老师看好,但“非遗班”的实际效果如何?能持续多久?不少业内人士有些担心。无锡留青竹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乔锦洪介绍说,多数非遗技艺都不是两三年能学成的。他目前有3位具备一定美术基础的学徒,他针对性地制订了学习计划。但他对3位学徒今后的发展道路表示担忧:“两三年很难出成绩,能达到助理工艺美术师级别就不错了。”“非遗班”仅两三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能学到多少东西?

  采访中,很少有学生愿意一辈子从事非遗工作的,绝大多数同学的担心来源于未来的工作。“我担心将来工作的面太窄。”朱伟告诉记者。此外,目前一些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收入并无太大吸引力。刘红逸则称,如果有机会,她不排斥一辈子研究“非遗文化”,但从实际来说,她更愿意从事更时尚的文化设计,并将学习“非遗文化”所得运用其中。

  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许多非遗项目看上去很美,但是实际上比较陈旧,缺乏市场适应度。”艺术和市场不一定是冲突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宜兴紫砂,文化传承和市场结合得就很好。”他表示,部分非遗项目,比如惠山泥人始终停留在儿童玩具和地方品牌礼品这一程度,缺乏作为艺术品的保值和升值空间。如果想让非遗文化传承得更好,在原汁原味保留的同时,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文化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艺术生命力才是关键。

  作为“非遗班”的主要负责人,冯颀军表现得很坦然:“并不强求一定要培养出‘非遗传承人’,而是希望能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为艺术设计增加文化内涵。如果孩子有天分、有能力,而且愿意从事“非遗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他们也很支持。

  “希望这些孩子能从‘非遗班’里学到专业知识。”——老师郑丹

  “两三年很难出成绩,能达到助理工艺美术师级别就不错了。”——非遗传承人乔锦洪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