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桌上,一个白色圆盘中,两根黑色线条组成的圆圈格外醒目,左右分布着两个旋转开关,一根数据线连接着电脑主机。从远处观之,与家用的电磁炉没有什么差异。4月份,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单独招生现场,心理教育老师王霞告诉记者,这是一台职业能力测试系统,是学院单独招生的“主考官”之一。
考生进入现场后,看到的不是试卷,而是几名考官与这台机器,有一张小纸条告知操作流程。
操作开始后,通过控制两个上下、左右的旋转开关来确保红色信号沿着圆圈的轨迹行走。其中一个开关控制不好,信号就越线,往往越着急越出轨,次数越多成绩等级就越低。每遇到此种情况,考生就试图回到原点从头再来,但考试规则只允许前进,不准后退。
这道题目结束后,系统自动打分、评级,考官签名检验输入综合评分系统,考生进入其他考试环节。
传统的考试,学生见到的不是这些东西。然而王霞老师就能从学生的表现中判断学生的双手协调能力、心理素质及其情绪变化等。这不但能反映出考生的心智差距,而且也能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3年间有7660名报名单独招生的考生,没有一人对此测试、评价系统提出质疑。”该院招生就业办主任张卫明说。为探索高考(论坛)招生制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批准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4省8所高职示范学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2008年扩大到8省区20所。今年则安排33所高职示范校单独招生,招生计划共计 9240名。
“高职单独招生同样火爆。”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6.2%,这应是高职单独招生火爆的原因之一。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