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的这个时候,有关高考(论坛)状元的新闻铺天盖地的传来,每个省、每个市、甚至于每个县都会产生自己的“状元”,接着就是采访、座谈、出席某个活动。要是某个高考状元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那不仅仅媒体会关注,一些企业也看到了这里面暗藏的经济价值,纷纷“慷慨解囊”。如此一股“状元”风潮刮遍了整个社会。在此笔者想问,如此狂热的炒作究竟带来了什么,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对于“高考状元”们来说,也许他们第一次面对着镜头会很激动,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然而,众多媒体哪里肯这样轻易放过他。于是,渐渐的,面对镜头时,他们也许就显得麻木了,于是一些套话就会从他们口中说出来,有“热心人”会将这些套话整理出来作为“状元语录”。而那些家庭困难的“高考状元”们不但要接受媒体的采访,还要接受某某企业的捐赠,另一场作秀在等着他们。很难想像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一下子被推上“前台”究竟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无论如何,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以后就很难在恢复了。
其次,对那些其他学生,特别是高考失利的考生会有什么影响。人们总是把目光聚焦于最后的“胜利者”,却没有想到那些垂头丧气的“失败者”的需要更多的照顾,笔者曾经就是众多“失败者”中的一员,本来就低落的心情在看到那些频频曝光的“状元”之后更是一落千丈。对于那些还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状元”无疑就是他们的榜样,于是,状元们面对镜头说出的那些套话也就成了他们心中的至理明言,这样做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也许只有等他们高考了之后才会明白。
高考是一场入学考试,而不是一个竞技比赛。耗费如此大的资源去追逐“高考状元”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很容易也是形成“所谓的一考定终身”的风气的原因之一。
我们不质疑“高考状元”的水平,然而在这种高强度炒作下,我渐渐的对于“状元”们失去了兴趣,要知道物极必反,所以,今年,媒体在炒作“高考状元”时是不是也应该坚持适度原则呢?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