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考(论坛)成绩要等本周末才能揭晓,但是很多同学已经在心里估了一个大概的分数。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我没有被理想的大学或者大学的理想专业录取怎么办?我还要不要读?是委曲求全继续完成学业,还是毅然放弃开始海外“新生”?选择放弃录取的行为到底值不值得?应不应该?
■典型案例
离心仪高校有差距,我该怎么办?
刘同学,学习成绩一向十分优异,但是今年高考发挥有些失常,自己估分在470分左右,离自己的既定目标510分有很大差距。自己的理想学校本来是复旦大学,但是现在看来有些不太可能了。因此打算出国留学,但同时又不想放弃国内的高校录取,想等分数线下来,国内和国外同时做比较之后再做选择。同时刘同学表示,自己的身边还有一些同学连高考都没有参加,因为在这之前已经被心仪的国外大学录取。
■学校说法
留守还是出国 也是“个性化”选择
高考弃考:不提倡 不反对
上外附中党委书记邢三多表示学校每年都会有几十名学生放弃高考,申请海外名校。这些学生往往自身条件较好,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综合素质优良,并且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对未来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包括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能得到海外名校的青睐。对于这种现象,学校的态度是“不提倡”、“不反对”。
放弃录取:需慎重考虑
向明中学副校长周孝放认为,像刘同学这样的情况,如果能被国内“一本”高校录取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国内“一本”,因为毕竟,留学海外的费用是很高昂的,同时国外高校很少会提供奖学金给本科学生。同时,放弃国内高校录取选择出国留学行为,打乱了高校的招生计划,浪费了一个名额,对于其他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很不公平。但是也有人认为学生的这种行为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选择就应是多元化的、双向的,反倒是高校应考虑在录取机制上进行改革,一旦确认学生不再到学校进行报到时,就应该向其他学生伸出橄榄枝,这样才能保证名额不被浪费。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