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卷?现场怎样?如何体现公平、公正?……相信每名考生和家长都对高考(论坛)阅卷现场充满了好奇。17日,新疆高考阅卷第4天,本网记者受自治区招办邀请,走进了设在两所高校的高考阅卷现场。
武警把关如同考场
紧张、严肃是记者在高考阅卷现场采访时的最大感受。
每个阅卷点门口都有两名武警和两名高校校卫值守,凡是进入的人都必须佩戴工作证。
一名武警战士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要严格逐一检查进入者的工作证件,即便评卷小组领导也不例外。”
自治区招办主任韩春玺补充道:“评卷过程中,阅卷人员不得在计算机上进行除网上评卷外的任何操作,不得将评分参考及评分细则和其他资料带出工作场所,不得外传评卷情况;工作时间不能会客、打电话,也不准将任何通讯工具以及U盘、移动硬盘、照相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带入阅卷场所。”
媒体记者进入阅卷现场了解阅卷过程。本网记者史纪伸摄
阅卷老师认真阅卷。本网记者史纪伸摄????
武警战士在阅卷现场执勤。本网记者史纪伸摄
每个老师只改一题
进入阅卷室,这里很安静,记者看到,阅卷教师像学生上课一样,一排排地坐着,每人面前都有一台电脑,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
考生各题答卷图像,均通过局域网随机调度给阅卷教师,他们一边浏览,一边进行评卷打分。每评完一份试卷,系统自动随机提交下一份试卷。
韩春玺介绍说,电脑自动将扫描出来的一整张答卷图像按每一题答题区间分割,即每一题分割成一个小图像,发送给阅卷教师。整个网上评卷过程,阅卷教师见不到、也接触不到一张纸质答卷,只能见到扫描形成的高清晰且无任何多余标识的考生答卷部分页面图像。
同时,阅卷老师也看不到考区、考点、考场和考号等信息。考生的姓名和考号只有在试卷解密后登记成绩时才能看到。因此,评卷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是“不可能存在的”。
作文已有三篇满分
在阅卷现场,汉语言语文组长李志忠说,今年语文组有152名老师阅卷,而评阅作文的就有50多名,由于今年高考作文成绩稍好于上年,到17日上午已出现了3篇满分作文,同时也有不少超过50分的高分作文。
究竟什么样的作文才能打动评阅老师,从而给出满分呢?
记者了解到,从阅卷情况来看,满分作文大多是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经过评卷组专家一致通过给了满分。据介绍,这3篇满分作文都是立意独到,选材新颖,结构上首尾相连,而且写作文采也很精彩。
语文作文评分一向是关注的焦点。李志忠教授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阅卷老师认真思考、慎重评分,阅卷老师评阅每篇作文的时间不低于5分钟,每篇作文都是两位老师阅评。
数学成绩好于往年
高考结束后,许多考生和老师反映今年的高考数学题较难,成绩可能要低一些,但汉语言数学组负责人田宏根说,从目前的阅卷过程中发现,今年高考数学成绩不仅不像考生和老师预计的那样差,相反,成绩要稍好于上年。
据他介绍,数学题阅卷评分过程中,有的老师电脑屏幕上只显示填空题,有的只显示三角题。根据规则,试卷中的每一道题必须要经过两位老师阅评,而且相互看不到对方给的分值,若两人给出的分数在评卷小组设定的评分误差范围内,取两人所评分数的平均值。
若两位老师给出的分值误差超过规定误差值,计算机就会自动把此道题再发给第三位老师,这位老师给出的分值如果接近前面的任何一位,而且误差不超过规定分值,就取这个分值。
若这三个老师分值相互误差还是较大,计算机就会把此道题再发到小组长,小组长可以看到这三位老师的判分,小组长就会根据这三个老师的阅卷情况作出最后的裁定。
错评漏评进行处罚
一位评卷点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所有评卷老师都经过测试合格才能上岗,阅卷组事先还做了试卷试评,在国家评分规定基础上,制定评分补充规定。
同时要求每位评卷老师熟悉评分细则,把握评分进度和评分尺度,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
评卷时,学科评卷组负责人还将随时掌握评卷进度和质量,防止错评、漏评和偏评现象。
自治区高考阅卷领导小组也明确规定明显错评、漏评的现象要进行处罚。同时将阅评卷的差错率和优等率与阅卷老师今后的业务成绩、职称评定挂钩,以增强阅卷老师的责任心。
在阅卷现场,一位阅卷老师对记者说:“我也参加过高考,知道高考对一个考生的重要性。我一定会认真阅卷,给每位考生一个准确的分数。”
临走时,记者问道:“今年,16.45万人参加高考,答题卡达67万余份,一张张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评完?”
韩春玺告诉记者,高考网上阅卷工作14日正式开始,预计23日左右结束,25日左右可向社会公布考生考试成绩,28日左右公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投档分数线。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