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高考家长的送考感言 十年寒窗岂能一朝误点

发布:2009-06-11  来源:
分享到:

三天高考(论坛)结束,送女儿赶考的使命总算完成了。

不知从何时起,高考成了全社会瞩目的焦点。高考这些天,警察们是和颜悦色的,家长们是守望相助的,连小区物业也在高考前贴出告示:“请避免噪音干扰,打牌请到小区会所,装修请延期到高考结束(9日)以后。 ”——“和谐社会”的理念在这几天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女儿高考,我也未能免俗

30年前,自己参加高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参加高考还是一件低调的事,社会的关注度不像现在这么高,应考的心态也就轻松许多。因为在一所寄宿制中学住宿上学,考场又设在吴淞某中学,每天一大早,我们几个考文科的同学就要换乘两部公交车赶考,没订“高考房”,也没订“高考车”,更没什么“高考餐”(记得中午就在考场中学的食堂里囫囵对付了一碗馄饨)。三天考完后回家,父亲问:“考好了吗? ”我志得意满:“考好了。”——这样的赴考历程,在今天看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以致后来有很长一段时期我一直认同这样的疑问:现在的考生怎么啦?

让我感同身受的日子终于来了!女儿今年高考,我也不能免俗地当上了送考家长。高考前,我就开始打听考场在哪里,盘算用什么交通工具接送。当得知考场就在离我家不到3公里、位于国权路上的复旦附中时,我暗自庆幸,婉言谢绝了同事用汽车接送的好意,决定用自行车接送——对我来说,这条线路太熟悉了,骑车10分钟就能搞定,方法虽有点老土,但能确保准时,避免堵车的烦恼。

头两天,我的“土法接送”大获成功,无论是星期天还是周一早高峰,女儿都有充分的时间赴考。每次目送女儿进入考场后,我还能从容地观察四周:听到一位神色严峻的中年男人喃喃自语,“我给孩子备了救心丸,他心脏不好,上次二模考时还曾发过一次病。 ”——舐犊之情溢于言表;见到一位中年妇女在向另一位家长叹气:“上午考完语文我问女儿考得哪能,伊只回答了一句 ‘勿要烦! ’倒是后来上了‘差头’(出租车),司机问伊,伊倒一五一十地讲了起来……唉!”——沟通的烦恼人皆有之;还目睹一位妇女驾车沿国权路由南向北逆向行驶到复旦附中门口 (国权路是单行道),一句“我来接孩子”就让警察笑了起来:“接孩子也不能逆向行驶呀! ”——既没扣证也没罚款;另外,整整两天,我都见到了校门对面那位穿着随意的家长坐在自带的小凳上打毛衣——气定神闲泰然自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