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高考复读市场面临洗牌 大并购序幕已经拉开

发布:2009-07-14  来源:
分享到:

又现高考 分晓时,随着2009年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电视、报纸、传单,各高复学校的广告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刚刚经历过彻骨寒冬的高复机构来说,能否在新高考实施的第一年迅速上位、占得先机,还是就此沉沦、一蹶不振,就取决于高考结束后的一月时间。

高复市场面临洗牌

当下教育界有一条公认的规律,落榜生中约1/3的学生将选择复读。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预计今年高考的平均录取率接近62%。根据历年调查数据,实际录取率要远低于该数据,超过100万的落榜生会选择复读,另外达到分数线但没有考上理想学校的考生也首选复读,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公立学校不允许举办高复培训机构政策给了高复机构很大的市场空间。08年4月教育部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独立学院新招收的学生将由独立学院授予学位,不可再发“母体高校”学位。失去母校学位光环,独立学院对考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这也成为促进复读市场升温的因素之一。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尚未定型的市场格局,无疑将引来各路"抢食者",分享上百亿的市场蛋糕。2009年6月,中国远程教育领先企业、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正保远程牵手"中资教育投融资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高复培训巨头新理想高复共同进军浙江高复市场,这宗由杭州中资教育研究所担当独家财务顾问的融资案例无疑给乱局中的中国高复市场投下枚重磅炸弹。早在08年,新东方也相继收购了北京铭师堂、长春市同文高考,开拓高复市场。

大鳄们的加入让高复机构间的竞争趋向白热化。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必然会导致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经过08年高复的寒冬,高复学校数量锐减,大多数规模较小、无师资和品牌优势的机构已遭到淘汰,剩下的微利运营或亏本维持的机构处于淘汰边缘。在实施新课改后,高复市场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境地。

剥去宣传造势的华丽外衣后,高复机构最后比拼的还是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信誉度较低、口碑较差的机构招生人数会大幅度锐减。一些在雄厚的风险资金和超强的教育资源支持下的品牌机构将会脱颖而出,经过行业洗牌后,几家独大的局面将会很快显现。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