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又到了全民关注高考(论坛)的季节。随着各省市先后公布高考分数,女生在高考中的亮丽表现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关于高考是否对女生有利的争论由来已久。1994年至1997年间,不少省市的高考状元和高分考生多为女生,便引起人们的讨论。1999年推行“3+X”科目改革之后,此问题更为凸显。
很有意思的是,现在有许多男生认为女生比男生更适应现行高考,或者说考试科目对女生确实比较有利;而女生认为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女生总体上可能更端正一点。我觉得两方面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由于高考科目中的语文、数学、英语(论坛)3门主科各占150分,在总分中所占比重较大,而3门主科中语文和英语两门为语言类科目,这客观上对女生较有利,因为女性在语言方面天生具有一定的优势。
国外曾有科学研究发现,女性大脑在专司察觉和分辨语言等相关区域中,神经细胞比男性更多一些,或者说女性大脑的语言中枢要比男性的语言中枢稍大,因而女性拥有优越于男性的语言天赋。实际上在恢复高考之后、实行“3+X”科目改革之前,高校的外文系一般都是女性占多数。在目前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外语的情况下,无论在高考环节或在高等教育阶段,都对女生有一定的益处。
这几年有的省市在讨论高考科目改革方案时,也有人提出可以考虑略微降低英语单科的分值,例如不再是150分,而是130分或120分。只是这种提议的出发点主要还是认为外语没有必要被强调到与我们的母语同样重要的地步,而非性别方面的考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