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填报志愿就像买彩票” 我的高考谁做主?

发布:2009-07-31  来源:
分享到:

据某知名网站最新调查显示,在涵盖考生、家长、在读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的3646人的调查中,61.5%的人认为在高考(论坛)志愿填报中,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和专业不太了解,70.7%的人认为最大问题是考生不知道什么专业适合自己。因此,报考志愿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的专业,能否在进入大学后将自己的理想和专业方向相协调,怎样避免报考志愿演变为买彩票式的“赌博”等等,都是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需要深思的问题。

“上大学后有被骗的感觉”

目前就读于北大英语系的小晨,两年前做出让人吃惊的举动:从北大某经济类院系转到了英语系。在大学度过一年时光后,他感到自己并不适合经济类专业。经学校教务部协调,他重新选择了专业方向。

小晨的经历并非个案。南开大学的张婧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从生物技术专业转入金融专业。因为生物技术并非她的志向所在,金融专业才是她高考时选择的第一志愿。

然而并非所有人的选择都能像小晨和张婧这样顺利。就读于北大某经济类院系的小王,坦言从小对历史有深厚兴趣,当初想报历史专业,但最后未能如愿。大一时他也曾想转专业,“但考虑到父母的意见和就业前景,还是决定放弃”。

小王的选择颇具代表性。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或者不感兴趣现象比较普遍。不少人反映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并不感兴趣或原先的专业很难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因此考虑转专业的现象比较普遍。

不少考生和老师反映,报考指南中一些学校的专业介绍写得过于学术和晦涩,很难看明白。重庆市中学教师赵长福说:“对常见的中文、法学等专业,我们还能给学生一些参考意见,但是现在高校的专业太细太多了,老师指导起来常常感到有心无力。”

而高校招生简介中只有赞誉之词,并没有涉及学生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及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报考志愿时信息严重不足,大学招生组的介绍也常常不能让人满意,我们不少同学进入大学后有被骗的感觉。”刚上大二的聂晶说。

填志愿就像买彩票

事实上,考生在志愿报考方面存在诸多无奈。

记者调查发现,高校及专业信息严重不足成为导致考生盲目选择的首要原因。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不少考生和家长单纯选择所谓“热门”专业。

不少学生反映,填报志愿时社会及学校提供的信息有限,大多只能根据专业名称对专业的内容及今后就业进行猜测。

此外,就业前景与兴趣爱好矛盾是考生报志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些考生反映父母的意见在报考志愿中起主导作用,不少人为服从父母心愿,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爱好。

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专业的小李坦陈,“当初选择公安系统,主要是父母之命,家人考虑就业有保障,将来公务员生活也相对安定。”毕业后,小李如父母期待那样,在老家公安局找了份安稳的工作,但他自己并不喜欢,“我更想读管理,自己创业,所以想放弃工作,通过考研 来转专业。”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