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分落榜生非清华北大不读的想法有些狭隘,未来的个人发展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太在乎名校光环。”华中科大大二学生郝毅(化名),当年曾被寄予冲击状元的厚望,在考试失手之后,他拒绝了复读,如今同样优秀。
与那些考出超过600分的高分却主动落榜的学生相比,郝毅的经历更为曲折。郝毅曾经就读于黄冈某中学。高二那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面向全国招生,郝毅以627分的成绩位列全国前30名,是我省5名获得录取资格的学生之一。后来,郝毅接受学校的建议,决定放弃少年班,参加高考争取成为全省“状元”。
读高三时,郝毅参加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在近2000名考生中考入前100名,获加30分参加清华大学录取。郝毅在高三每个月的月考中一直保持年级前5名,理综还考过296分的成绩。
高考终于来了。语文作文题目是“母语”,郝毅发挥有些不顺手。在数学考试中,他看错题目枉费大量时间。考完之后,听到同学都说数学很简单,郝毅的心里更紧张了,晚上辗转难以入睡。第二天的理综考试,由于在物理题上花费时间过长,心急之下他在填化学答案时出现移位。
高考之后,郝毅知道自己考得不好,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估分也不愿见人。高考分数揭晓,他考了616分,清华梦碎。父亲希望他复读来年再战,他拒绝了:“面对如此尴尬,再去复读,无疑心理又会蒙上一层阴影。”沉静了几天,郝毅报考了华中科大。
进校后,学校在新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组建提高班,集中优势资源教学。郝毅顺利考入提高班,两年来综合成绩名列前茅。目前,郝毅已经考过了英语六级,也参加了GRE考试。对于未来,他说可能选择出国深造,也可能有机会保研。“不要怨天尤人,生活是自己的,是金子到哪里都可以发光。”面对在高考中受挫的高分族,这是郝毅最想与他们分享的话。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