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 创新模式 建设队伍
我省绘制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路线图”
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年多来,普通高中的改革发展正在成为我省落实规划纲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亮点。11月16日至17日,全省县(市、区)教育局长专题学习会在宁举行。会议深入分析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以生为本,彰显高中教育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三大任务,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提出普通高中实现优质特色发展的要求。
“根据这一精神,经过深入的学习研讨,我们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今后普通高中一是要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严格遵守“五严”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二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三是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发挥传统优势,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普通高中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分流准备教育,学生面临多样化的分流选择,因此普通高中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指导。
据悉,我省将采用多种途径与方法,科学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各普通高中要在现有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并非是专门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服务,而是要围绕提高心理素养、增进学习能力、加强自我认知、开展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测试与指导,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服务社会的意识。”沈健表示,今后我省将逐步建立以专职指导人员为主,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以学校教育为主,社区、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指导模式。
战略转型,创新高中教育模式
“江苏普通高中教育正在由‘面向现代化’向‘建设现代化’、 由‘规模扩大’向‘内涵提升’、由‘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由‘注重分数、关注学会’向‘注重能力、关注会学’进行战略性转型。”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指出,这意味着要推进普通高中自主、多样、特色、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创新高中教育模式”。
“创新高中教育模式是指对现有高中教育模式的自觉扬弃和主动超越,体现在高中教育的整个过程。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价值导向,以弹性选择制的课程模式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重要实现途径,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胡金波强调,要想创新教育模式,实现“多重使命”,就要求普通高中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学思结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坚持因材施教,拓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研究、发现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坚持知行统一,增加体验性学习。
赢在未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效益最大的投入。”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表示,加大经费投入,花大本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支撑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十一五”以来,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断深化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省财政逐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年均安排省级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1.6亿元,今年达2.4亿元;省级教师培训规模年均达8万人,2007年以来全省参加网络培训的教师达18万人次;“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评出中小学特级教师694人,目前全省在职特级教师人数达1359人,一支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提高教师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涉及方方面面。”杨湘宁说,必须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必须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能进能出机制;必须抓好新师资培养和补充,大力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同时,全省各地要以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为基础,促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以提高教学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