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弊端多

发布:2011-11-29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目前我国实行的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带来诸多问题,而且愈演愈烈,不利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考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高考改革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清楚了解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弊端有利于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1.命题风险加大,高考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由于高考本身的高风险、高利害特点,要求必须公平、公正,而且要高度保密,因而安全性是高考的生命线。分省自主命题由原来教育部考试中心一个命题组扩大为17个命题组(即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16个分省命题组),这在客观上使得高考命题队伍扩大了十几倍。与此同时,涉密人员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从而大大增加了命题组织管理的泄密风险。事实上,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实行分省自主命题以后,给相关省市教育考试部门在考务管理上带来了严重挑战。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也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也是有的省在实行几年自主命题以后,重又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原因。

  2.命题质量下降,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考试的科学性是除了安全性之外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题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高质量的试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高水平的命题队伍,二是高水平的考试命题组织管理系统。前者要求参与高考命题的专家既要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及其基本素养,也要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现状,还要对所参与命题的学科具有较深的造诣和命题经验。后者对教育考试管理机构有着严格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是我国专门的考试机构,对考试命题的组织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命题专家,而分省命题只能在本省范围内物色命题专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分布不尽合理,有一些省份并没有综合类重点高校,学科能力先天不足,难以组织理想的命题专家队伍。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有些自主命题的省份,缺乏稳定的命题队伍,有的甚至以中学教师为主,质量难以保证。从每年的《全国高考试卷评价报告》来看,有些分省自主命题的试卷根本没有按照教育部统一制订的《考试大纲》命题,出现“超纲”现象,而且每年的试题都会出现疏漏甚至错误。

  3.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有违社会公平原则。

  目前我国鼓励人才流动,大量专门人才在异地就业,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造成不少学生不得不在父母工作地就读,这在客观上造成这部分学生学籍与户籍分离,而现行的高考制度又规定考生必须在考生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就为人才的合理流动人为地设置了障碍,有违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不符合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将使这部分考生在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成为可能。

  4.命题成本明显加大,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分省自主命题的省份,各省教育考试管理机构在高考命题的组织管理方面水平不一,不少地方往往采取不惜工本、加大投入的方式。据了解,即使只命制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的省份,每年一般要花费数百万元,有的省市甚至多达上千万元。有的省市,命题教师与负责守卫的武警几乎达到1:1的配置比例。这不仅给命题专家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得有限的教育经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高考成绩对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具有评估功能,而分省命题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估评价变得模糊起来,因为不是一张试卷,缺乏统一的标准,也缺乏可比性。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