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教育时评:“体育高考”内容和标准如何界定

发布:2012-11-13  来源:
分享到:

  刚刚过去的周末,华中科技大学秋季运动会开幕。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比赛项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不见了”。运动会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取消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该校体育部副主任沈跃进介绍,每年新生入学都会进行体能、体质测试,达标结果不太理想。由此看来,现今大学生的体质真的变差了吗?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要求“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通俗地说,个中意思就是推动体育纳入高考。初中升高中加试体育已经在全国各地基本普及,而高考内容中为什么要加入体育?是否会增加原本就功课繁重的学生的压力?体育参与高考是门槛还是评分?本期三言两拍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毛振明教授,广州市学生体育艺术教育协会副会长冯兆强,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来谈体育进入高考,如何才能搞得更好。

  高考考体育实际上是

  体育地位、体育意识的“考试”

  尽管国家教育部硬性规定中小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学校并不多。

  毛振明:用高考来引起人们对体育的重视,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为我们本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我们要迈向体育强国,我们国家建设需要体魄强健的人,但不少大学生体质下降,有的青少年体质不佳。用高考这种方式来让大家重视体育,真的不该是这样的。在当前这种状况下,用高考促进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其实是不得已,但又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所以,鉴于现有青少年体质实情,我非常支持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走在高考内容中加入体育的这种道路。此外,我们知道,体育的目的不仅是增强体质,因此光靠高考根本不可能达到体育的所有目的,高考考体育不是学历的考试、课程的评价考试,根本就是体育地位的考试、体育意识的考试。

  冯兆强:现在,学生如果到了高三,不仅老师,包括学生对体育锻炼都不重视。除了上体育课外,能够自觉锻炼的人并不多,毕竟功课多,锻炼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怕考不好,所以缺少锻炼。因此,很多老师说,学生身体不好,时有出现晕厥状况。所以,有校长说,高考其实也是考学生身体,身体不好考试也不会好。因此,如果高考内容中加入体育,确实对学生有一定促进。毕竟一考体育,学校、学生和家长就重视了,其实只要重视了,就算不考试,学生们也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就是因为目前还不重视,所以才只好采取考试的做法,考,总比不考好。

  白志标:大家都知道,在这些年的国民体质监测中,青少年体质并不理想,尽管教育部硬性规定中小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学校并不多。在2000年体质监测中,青少年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比1995年均全面下降。而2010年年初公布的一组最新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再次下降。再如2000年,我国中学生身高、体重与东亚邻国的同龄学生比,除高中17岁女生略高之外,其余则低于对方。而到2005年,比较大、中、小学生的握力和50米跑成绩,我国学生均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2010年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甚至在幼儿园时就有意加强孩子们的体质,如冬天进行冷水浴,上身全裸跑步,父母更是有意每天让孩子们自己背着沉重的小书包。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