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高三学生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随着高考复习的深入,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对成绩提高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纠正。下面列举十个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考生参考。
症状一:喜欢钻偏难怪题
表现: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是需要大量偏、难、怪的题目才能显示水平,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
解药:《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口诀: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
症状二:题目做得越多越好
表现: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做题,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巩固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
解药:《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了,做题才是有效的。要多做些基础题,但基础题一定要强调落实,动笔演算,特别要注意规范的表述。
口诀:回归基础,精选练习,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