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招生简章 > 详细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简章目录

发布:2012-12-14  来源:
分享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经过近六十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实力雄厚的院系之一。

学院拥有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211 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数字化材料成形”和“纳米科学与技术”均为国内首批自主招生的研究生专业。

学院拥有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基地,Flex-HUST研发中心,设有湖北省高等学校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建设。

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科学院院士1名,千人计划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教授42名。已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10多个学术团队,其中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

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700多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973、基础、预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累计科研经费超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SCI收录600余篇,EI收录8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学院注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两次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历年来培养硕士2000余名,其中16名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教材建设成果突出,10本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创立四个学生科技创新基地,2006年以来连续四年5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励(其中金奖1项)。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学科已形成了二十多个具有特色和实力的研究方向。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模具技术

精密塑性成型技术

材料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

液态及半固态金属精密成形技术

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

先进连接与电子封装技术

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数字化模具技术

材料成形的计算机辅助技术

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快速原型技术与快速制模

材料成形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

材料虚拟成形系统

材料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表面科学与工程

新型块体非晶材料及纳米材料

新型金属和陶瓷材料

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

光电材料与电子封装技术

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

核材料以及生物材料

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非平衡态与纳米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陶瓷材料

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光电材料

封装技术与器件

围绕上述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注重学、研、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率较高,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这也促进了我们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的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多年来所形成的优良学习环境、活跃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学风,为我们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我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已经分别走向了国内外著名的大学与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际著名公司担任总裁、有众多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我们引以为荣的骄傲。

学院对每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将发放生活津贴,并设立各类奖学金以奖励优秀的研究生,其奖励比例达80%。硕士生每人每年发放奖学金额度最低为4000元。

热烈欢迎有志于材料科学的青年学子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深造,让我们共同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

相关专题: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汇总 | 2013年硕士研究生推免信息汇总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