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凝聚态物理是当今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凝聚态物质中的原子、分子、离子或电子等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的运动规律,同时研究这些作用、规律和动力学过程与凝聚态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除传统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外,还包括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各类居间凝聚相。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研究对象日益扩展和深入。一方面传统的固体物理各分支,如金属物理、磁学、低温物理、电介质物理等的研究更加前沿,各分支之间的联系更趋密切;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分支不断涌现,如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学、团簇物理学等,从而是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更加拓宽。由于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研究往往与实际的技术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当今世界的高新科技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这些联系并能付诸实际应用是本专业强调的培养目标之一。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相邻学科渗透、扩展,有力促进了许多交叉学科的发展。
吉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创建于1985年,1995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资助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2006年以本学科为主要支撑学科的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被确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并被确定为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于2010年12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1985-1988年,本学科与吉林大学合作招收了四届硕士研究生。1996-2001年,本学科与吉林工学院、延边大学合作、长春光机学院合作,招收了六届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生8人。学科成员先后有多人次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
本学科重视学科基本建设,拥有磁控溅射系统、高温高压合成系统、热压烧结装置、气相沉积装置、液相化学合成装置、管式及箱式电炉、高能球磨机、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穆斯堡尔谱仪、TG/DTA热分析仪、差示量热扫描仪、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红外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低温电阻测量系统、阻抗分析仪、半导体特性分析仪、电子万能实验机等仪器设备,可进行材料制备和分析测试工作,所有这些为本学科持续、稳定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物资条件。
本学科在无机纳米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稀土化合物材料、复合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吉林省科技厅等资助的科研项目数十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近5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180余篇。同时,本学科重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学科注重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前国际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桥本初次郎先生,中科院院士余瑞璜先生、程开甲先生、邹广田先生、陆埮先生、冯守华先生等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本学科讲学,并聘请中科院院士邹广田先生、陆埮先生、冯守华先生,中国科技大学许武教授,吉林大学陈岗教授、郑伟涛教授、姚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教授,江苏大学李长生教授,瑞典林雪萍大学赵庆祥教授等为本学科兼职教授。
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学科,形成教学、科研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并结合我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我省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凝聚态物理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无机纳米材料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半导体发光材料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3.稀土化合物材料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4.复合材料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三)主要相关学科
理论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习年限为3年;学分不少于35,不超过38学分。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