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考研 > 院系介绍 > 详细内容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介绍 王遐见

发布:2013-04-26  来源:
分享到:

 姓名:王遐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9年8月

职称:教授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方向:企业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学、环境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遐见 男,1959年8月出生,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在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校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8年以来,承担《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

学习经历:1983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8年7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2004年4月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并结业;

2007年8月参加南京财经大学教师07暑期赴深港两地培训班学习并结业。

工作经历:1987年12月-现在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

1983年8月-1985年7月在盐城教育学院政史系任教;

1985年8月-1987年11月,在盐城市广播电视大学马列室任教;

近年来,兼任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会员,南京市哲学学会会员, 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高级会员。

荣誉称号:2005年受聘中国人文管理科学研究院院士;

2001年以来受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未来》杂志社副理事长;

2003年8月以来每年获聘并享受南京财经大学教授一级岗待遇。

(1)企业伦理学。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价值、经济评价与价值评价相结合,探讨企业价值实现机制。目前主持省教育厅2010-201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社会责任的江苏国有企业价值链优化模式研究》。

研究领域:

(2)思想政治教育。将传统教育与现代研究性教育相结合,探讨研究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4;社会科学家 2009,9)

(3)生态伦理学。将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探讨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6;道德与文明2010,5)。

(4)环境哲学。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相结合,探讨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出版《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行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3)。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中国国情,探讨中国化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社会科学家2010,5);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6)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15部著作(含参编),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有10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有1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