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大学校园 > 江苏高校新闻 > 详细内容

扬州大学支教团再进大别山

发布:2013-01-30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将爱进行到底

  ——扬大数科院支教团再进大别山

  1月19日,天气阴冷,时而下点零星小雨。经过四次转车十个小时的颠簸后,扬州大学数科院“爱在迎客松”支教团的同学们终于在晚上8点到达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这已是他们第二次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

  一幢两层小楼,六个房间,三个用于教学,一个留守儿童之家,一个校长办公室。全校54名学生,三名老师,“最年轻”的一位也已经五十多岁。这就是近两个月前,大学生们第一次来到迎客松希望小学看到的场景。当时,他们曾约定,一放寒假就再到这里来支教。相较于上次4位同学所看到的情况,现在的迎客松小学的基础设施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了。迎客松小学的黄登先校长指着教室前的一大块空地告诉支教团负责人余超:“政府已经拨钱给学校修一条路了,从那个校门口到教室前,孩子们也可以踩着水泥地上学了。学校周围开始造起了围墙,而且,整个学校都通了电,以后啊,学校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光明的坏境读书了。”谈及学校的改变,黄校长显得很激动,或许这样的改变他已经期盼的太久了。

  扫地、抹桌子、擦黑板、出黑板报、安置新书架……经过一个上午的活动后,中午时分,在教室内简单的吃了些干粮后,所有成员分成两组走访学生及老师的家庭。

  “为了寻找在迎客松小学学习的孩子的家,我们问了很多老乡,还是走了很久,比想象中要久,不过幸好,同学们心里都有一股热情在,所以什么都不怕。”以俞少峰为首的一队在经过一个小时的山路后,终于见到了第一户学生家庭——一间居住了一家四口的平房。 “这个是姐姐,二年级,弟弟在读学前班。孩子的母亲在镇上宾馆里上班,爸爸外出打工了,小年夜前回来。”

  在简短的谈话过程中,大家还迎来了两位客人,那是一位满面沧桑的老奶奶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孩子可怜啊,出生七个月妈妈就抛下他走了,去年,父亲也因为意外事故没了,现在就我拉扯着他,没有经济来源,就靠着低保过日子。现在我还能陪着他,等到以后我也熬不住了,谁来管他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啊。”同学们都注意到,孩子的脚上是破旧的军鞋,非常单薄,两边都已经磨损了,“一直想给他买双棉鞋的,一直也没有买。”奶奶说道。邓冰懿同学立刻拿出在家访前准备好的零食给他,“真心的,看到他的眼神觉得超级心疼,跟我们说话的时候也一直躲在奶奶身后。我们现在可以给他一把零食,以后谁来给他残缺的父爱和母爱,谁来给他健全的家庭。遇到挫折时,他不会有父亲在背后默默支持,遇到困难时,他不会有母亲在身旁关怀备至。再以后,等他失去了唯一的奶奶,他的笑容,他的纯真还能在生活的苦难中支持多久?觉得自己顿时产生了一股无力感,大家能给予的实在是太少了。”邓冰懿说道。在一片沉默中,小组成员们勉强收拾了自己的心情,继续前进着。

  另一队的走访也在同时进行着。给孩子们画画,陪孩子们聊天,在欢笑声中,他们也终于见到了迎客松希望小学的那位老教师。经他介绍,他们家已经有三代人全部贡献在这个贫困的山区,这所破旧的小学里了。现在的他已不复年轻时的风采飞扬,他现年59岁,中了一次风后,右脑就不怎么好了,有肢体活动不便,口齿也不再清晰。他无法继续站在讲台,所以他让他年轻的侄子代替他,继续坚守着岗位。有同学问他,对于子孙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期许。老人这样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但是,矛盾的是我放不下这里的孩子们。如果我走了,我侄子走了,谁来继续孩子们的教育,这也是我的孩子啊,我怎么可能放的下。”老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透露这一个父亲和一名老师的强烈矛盾,这个问题让这位一辈子教书育人的学者难以回答。在与老人的谈话中,一位同学难以抑制的流起了眼泪,不少同学都流泪了,被老人的坚持而感动,为老人的无奈而叹息。

  等两队人员再次在希望小学汇聚时,天已经暗了下来。大家的心情都被现实打击的有些沉重,走在乡间路上,细雨飘拂却带来彻骨的寒冷,经过将近2个小时的步行,所有人回到了居住地,而那些感人的事,感动的人还在继续着……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