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难道不能不使我感动得淌下眼泪吗?
B.今年,我国的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书籍等,都比去年同期增多。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D.谢晋非常酷爱自己的事业,并一直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简析:正确答案是C。A句中“不能不”是双重否定,“难道……”为反问句,也表示否定,全句变成“不会感动得淌下眼泪”意,肯定否定颠倒了。B句中“书籍”不属日用工业品,分类不当。D句中“酷爱”是“非常喜爱”意,“非常”赘余。)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东北解放后,广大军民积极支援前线,参军参战,决心夺取更大的胜利。
B.不只是我不认识他,就连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C.教育事业是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个重要阵地。
D.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搞市场经济的信心和勇气。
简析:正确答案是B。A句应将“军民”改为“人民”。 C句属于搭配不当,将“教育事业”改为“教育部门”。D句也是搭配不当,“勇气”不能和“坚定”搭配。)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少数单位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现象。
C.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的教导。
D.经过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体力和悟性。
简析:正确答案是D。A句“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B句“揭发”后少了结构助词“的”而使语意相反,“制止”的对象成了“群众揭发不良现象”。C句“按照……教导”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因过长,而将中心语丢失,缺少了谓语“学习语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改革开放20年来,这个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去年上缴国家的利税与2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一千倍。
C.日本内阁要员前往“靖国神社”为东条英机等战犯招魂的反动行径,对于饱受侵略战争祸患的中国人民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D.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
简析:正确答案是B。A句“防备……免遭盗窃”的意思是惟恐窃贼偷不到,意思说反了。可改为“防备……遭到盗窃”或“使……免遭盗窃”。C句将句子的主干压缩后就成为“反动行径对于人民不能容忍”,意即“反动行径不能容忍人民”,这显然是说反了。可在“是不能容忍的”前加“来说”,或将“是”提到前面替换“对于”。D句中的“一切生物”包含了“人”,要将“不仅”去掉,在“人”前加上“因此”。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简析:正确答案是C。A句成份残缺,“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还应加上“的技术”,作“推广”的宾语。B句“在……中得到力量”,介词使用不当,应为“从……中得到力量”。D句的“分外……多了”修饰成份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另外,“活跃”也是多余的,“活跃”与“沉静”相对,而整个句子是写他言谈方面的情况。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D.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简析:正确答案是D。A句中“截止”是(到一定的期限)停止。“截止日期”只能是某一天,不可能还有“最后一天”。B句错用了反问句的否定形式,“谁又能否认……呢”意即“谁都得承认”,原句成了“谁都得承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意思弄反了。C句“令人威慑”不通。“威慑”是使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用法上只能“威慑”别人,而“令人威慑”则成了“使得别人威慑”。应为“令人生畏”才通。
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简析:正确答案是 C。A句“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相应地,“送给他”的“他”既可以理解为嘉宾,也可以理解为别人。B句的歧义有两处。一是“和”可作为连词,“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一个人干了这件事;一是“和”可作为介词,“他”只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一起干了这件事。而作为后一种理解,“分别”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将钱存入了两家银行,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一人存一家银行。D句“几个学校的领导”也有两种理解。一是同一学校的几个领导,一是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C句句意是明确的。只是“差点儿”用法较复杂,一时难以辨别。它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点儿”或“差点儿没”都是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如“差点儿摔倒了”和“差点儿没摔倒”都是指几乎摔倒但是没有摔倒。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点儿”是惋惜长未能实现,说“差点儿没”是庆幸它终于实现了。如“差点儿赶上了”是惋惜没赶上;说“差点儿没赶上”是庆幸赶上了。C句中“考试及格”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所以说“差点儿没及格”是表示及格了。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B.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C.纪委指出,那位给儿子大办婚事的局长一定要全部退回所收的礼金和少付给饭店的酒菜费。
D.林院长最后谈到了有关高校扩大招生的问题,指出它是应当肯定的。
简析:正确答案是D。A项中的“诸”是“之于”的意思,后面的“于”是多余的。B项的“司空见惯”是个形容词性的词语,不能带宾语,可用介词“对”把宾语前置。C项搭配不当,也可说是成分残缺,“退回”的只能是“所收的礼金”,而“少付的酒菜费”则是要补足的。
四.课外巩固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