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详细内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如何分析材料(2)

发布:2012-11-18  来源:
分享到:

  三、篇章结构。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题(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与其他诗句构成比兴,对比、衬托、映衬、抑扬等)、过渡(承上启下)、思路(起承转合)、线索(人、事、景、物、情、理)、顺序(时间,空间上下、先后、远近、表里,逻辑事→理、事→情、情→理、物→理)、内容组合(层层深入、卒章显志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总结全文)。如辛愿的《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茅屋下,白发老书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钦叔、裕之即李献能、元好问,二人皆辛愿忘年挚友。词的上阙一句用反问,一二句的少年豪气与四五句的暮年凄凉对比,突出表现出“清朝无路到公卿”、不得进仕的悲愤。下阙先实写挚友重逢的喜悦,赞美二人的惊人才华。“他年”三句,转为虚写,表达对二人的鼓励与期望。意为:你们将来一起进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视,而不必以朋友为念,忘记了今日的欢聚之情吧!由实到虚,加上尾句从“春风莲烛”落笔,用一“问”字,具有拟人化色彩,可谓出奇制胜。整首词以“留别”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从少年写到老年,从相逢写到期望,起于“少年有意功名”的慷慨,承接因“无路到公卿”,而成为“白发老书生”的悲愤,转入“邂逅对床逢二妙”的惊喜,合于“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的祝福与期望。暗扣“留别”,内容相互照应,下阙 “邂逅对床逢二妙”回答开头的“谁识”。全词思路清晰清晰,层次分明。

  除以上内容外,以下三点也值得注意:

  四、体裁。

  如:楚辞、乐府、歌行体、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格律诗、自由诗;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近体诗又分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诗的平仄、对仗、押韵。词的词牌、平仄、押韵,小令、中调、长调。曲的宫调、曲牌、平仄、押韵,小令、套曲(套数)等。

  五、艺术风格。

  指在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长期形成的艺术特色。也可以对某一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出评价。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六、意境。

  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柳永《雨霖铃》婉约凄美。

  七、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表达技巧题作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即弄明白题干上是如何问的,用了什么概念。

  如果是“艺术特色”,知识面较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表达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也可以涉及篇章结构。如果是“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写作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去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构思上的特色“,主要从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组织答案,可以涉及有关的表现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定得抓住特色作出答案。

  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时,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评价(定性):即“怎样写”,也就是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语言和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等。

  (二)、分析:即“什么样”,也就是诗词内容是如何体现这种表达技巧或这一写作特点的。答出表达技巧的材料构件和表达效果。

  如李白的《夜雪》:“已讶衾被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如果要求是“赏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方法。”“参考答案”可为: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方法。诗歌写的是“夜雪”,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雪如何大,而是写了“衾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其中第一句是评价,后面的“夜雪”“衾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是材料构件,“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是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可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的具体内容,如“来表现雪下得大”,一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下面有提示),如“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艺术效果有时可以省略,但表达的具体内容必须贴切而具体。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