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详细内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如何分析材料(3)

发布:2012-11-18  来源:
分享到:

  组织答案时,注意品评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一、直抒胸臆、对比、反衬、渲染、烘托,以及修辞中的夸张、反复、反问、排比——鲜明突出。

  二、移位、移情(通感的一种特殊形式),修辞中的比喻、比拟、通感、借代——形象生动。

  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比兴、象征、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修辞中的用典、双关、互文——含蓄蕴藉。

  四、悬念、抑扬、铺垫、卒章显志,修辞中的顶针、设问——跌宕多姿。

  如金德淑的《望江南》:“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玉楼间。”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词中用了比喻、反衬等手法。作者把万里长城比作缟带,缟带,为传统孝仪之一重要丧服,这又是以雪为喻,形象地表达出国家破亡、山河披上缟素的神州陆沉之痛。“六街灯火已阑珊”。六街,指大都城。灯火阑珊,是灯火稀疏。作者用阑珊灯火反衬夜色沉沉。突出了暗淡的现境,透视出词人暗淡的心态,也意味着同样暗淡的现实。词的意境可谓重、拙、大。写亡国之哀,用笔不可谓不重。用笔朴素无华,此之谓拙。包举积雪燕山,万里长城,悲壮无比,是为大。词为悼南宋而作,调寄《望江南》,别有一番意味。这首词具有很高的价值,堪称亡宋之挽歌。这段分析中,“形象地、突出了”就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为了更好地掌握表现方法,我们再举一些例子来作简要赏析。

  一、对比——反衬: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岁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参考答案」诗歌将“去岁”“人面桃花相映红”和今年“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情景对比,表达作者访人而不得见的遗憾。

  杨 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参考答案」作者用“百花长恨风吹落”反衬“杨花独爱风”,托物言志,表现对自由的追求。

  次韵梨花 (宋)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参考答案」诗中用“各相红”“桃花人面”反衬“天然玉作容”的梨花,表现梨花的天然无饰、冰清玉洁。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参考答案」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赋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二、烘托——渲染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与金樽。

  「参考答案」这首诗第一句对比,说百花凋零,唯有梅花鲜艳亮丽地开放。主要用烘托的方法。清浅的泉水烘托梅花疏落有致的身影;朦胧的月色烘托梅花淡雅清幽的香气;用鸟儿想落还先偷偷睁眼把梅花张望,用粉色的蝴蝶也对梅花痴迷神往,烘托梅花分外美丽。从而表现出梅花淡雅高洁、美艳不俗、只可远观、不可近狎的品格。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用“黄云”“千里”“白日”昏暗、大雁南飞、北风劲吹、大雪纷下的情景,极力渲染送别时天气的恶劣,更能反衬出作者激励友人的一腔豪迈之情。

  三、动静结合(动静相衬):

  冬 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参考答案」诗的前两句,写冬柳的环境和形态,是静景;后两句,写枯枝断落、寒鸥惊飞,是动景。让人仿佛感受到冬天早晨江边的寒洌、冷清。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参考答案」诗中写道,泥土酥软,燕子双双飞来飞去,暖和的沙滩上,一对对鸳鸯静睡不动。全诗紧扣春天这个中心,动静结合,色彩明快,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芦 花 (唐)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参考答案」诗中“摇浪花”“浑似雪”两个比喻,一个偏重于动态形象的描绘,一个偏重于静态色彩的描绘,把秋风吹动芦花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并通过月光下芦花茫茫一片的景象,营造了朦胧、安谧、纯净的美好境界。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