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详细内容

未考好跳楼 高考缘何竟然成为了“生死劫”?

发布:2009-06-11  来源:
分享到:

2009年的高考(论坛)结束了,上千万的莘莘学子和他们的家庭在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考验之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高考年年都有,全社会关注高考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尤其在如今金融危机蔓延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考尤为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人民网上一则新闻则让高考蒙上了一层悲壮的阴影:6月8日清晨,沈阳一位考生因为前一天的考试没能考好而跳楼,幸好保住了性命,仅是多处骨折。

本来只是作为一次人才选拔的高考,为何竟然会成为了某些人的“生死劫”?一个少年为何竟然会在人生刚刚开始的第一次考验面前就作跳楼这样骇人的举动?我们到底该如何才能使得他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接下来更为严酷的高考发榜这样的艰难考验?这成了全社会必须直面的问题。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对我们国家的选拔人才做成了巨大贡献。在许多人的眼里,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被同个人前途与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高考这一事件会被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也可以说是那位沈阳考生跳楼的一条重要原因。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高考也在与时俱进地变化着,发展着。随着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作为高考的直接结果的学历,已经不再是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如今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学历”只排在第六位。而在笔者看到的一些招聘会上,不少面试官表示,不会片面地仅仅以文凭下结论,而是要对技能进行测试,“有能力就会招收”。由此可见,社会成才观已经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我们有更多的除高考之外的成功道路可供选择。高考不再是一定要去挤、挤过去就必然光宗耀祖的独木桥了。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这种生活不应该是分数和文凭,而应该是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理想和信念、胸怀开放、意志坚强……所有这些品质,并不是分数能够给予的,它需要更多的是自我学习。而一旦拥有上述特质,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相信都能够出类拔萃,所谓“行行出状元”。

我们期待,有一天高考不再是一种考验,而只是一次检验自己学习能力的普通考试;学校教育只是人们自我学习的一个方式,每个人都能够因为学习而感到高兴。到那个时候,沈阳高考生跳楼的“生死劫”将再也不会上演。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内容
    • 高考
    • 考研
    • 留学
    •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