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2008 年招收攻读在职人员攻读翻译硕士
(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性高级翻译专门人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 同济大学从 2007 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在职人员攻读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济大学 MTI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翻译技能及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科技专业知识,能够适应新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科技翻译英才。
一、报考条件
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邓得学历证书 (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 具有良好的英汉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二、报名方法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即考生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通过互联网登录有关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主管部门” )指定网站,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若在工作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现场确认和全国联考,则应当登录相应的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网站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若在上海参加现场确认和全国联考,则应当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址:http://www.shmeea.com.cn)进行网上报名。校外合作办学单位考
生的报名方法由合作办学单位另行通知。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的时间安排在 2008 年 7 月上、中旬。具体时间和网址由各省的省级主管部门自行确定,并于 2008 年 6 月 30 日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网站(网址: http://www.cdgdc.edu.cn/zz08.html)公布。
考生成功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后,系统将自动生成《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样式见附表1),请考生打印后妥善保存。
2.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的时间安排在 2008 年 7 月 18 日至 21 日,具体时间和地点由各省级主管部门安排,并在网报阶段告知考生。同济大学现场确认点设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四平路 1239 号) 研究生院 (瑞安楼)底楼大厅,报考同济大学的考生可以同时办理资格审查。
考生参加现场确认时, 请带好毕业证书、 学士学位证书以备查验,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三、资格审查
考生完成现场确认后需准备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一式两份(可复印)。其中一份(以下简称资格审查表 A 联)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另外一份(以下简称资格审查表 B联)备用。
上海地区的考生于 2008 年 7 月 18 日至 21 日(含双休日),每天8:30~16:00,带好以下材料到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四平路 1239 号)研究生院(瑞安楼)办理资格审查:
1、资格审查表:资格审查表 A 联已盖章的考生直接交验 A 联;或考生先交验资格审查表 B联, 待 A 联盖章后寄回同济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2、本人身份证件原件及 1 份复印件;
3、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 1 份复印件;校外合作办学单位的考生办理资格审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由合作办学单位另行通知。
考生可于 2008 年 9 月中旬登录同济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网(网址:http://zyxw.tongji.edu.cn)查询报名与资格审查结果。
四、入学考试
1、初试
考试科目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GCT 考试为全国联考,考试时间为 2008 年 10 月25 日、26 日(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安排见准考证)。
GCT 试卷由四部分构成: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数学基础能力测试、
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今年我校只接收英语考生)。
试卷满分 400 分,每部分各占 100 分。考试时间为 3 个小时,每部分为 45 分钟。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有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正误辨识、情景分析、数理解题、逻辑推理等 。GCT 成绩的有效期为 2 年。
GCT 命题依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8 年版)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阅卷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成绩预计于2008年12月上旬在学位中心网站(http://www.cdgdc.edu.cn)公布,请考生关注该网站发布的信息。
2、复试
初试成绩公布后, 我校将根据 GCT 全国联考成绩自主确定参加复试的分数线,并单独组织复试。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和英汉互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理论考试以面试为主,英汉互译综合能力测试以笔试为主,参考书目如下: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7年;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复试时间、地点通过同济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另行通知。
具体事项请于 2009 年 1 月中旬关注同济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 (http://zyxw.tongji.edu.cn)发布的信息。
五、录取原则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 同济大学自主确定 2008 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招生规模约为20 名。
我校根据考生的 GCT 考试成绩、 政治理论和英汉互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预计于 2009 年 2 月上旬在同济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网公布。复试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取。
六、培养方式
采取以双休日学习为主的方式。学制 3 年。学习年限最多不超过5 年。
七、学位授予
课程考试合格和论文答辩通过者,同济大学审核通过后授予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八、 招生信息及有关规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2008 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文件和同济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 生管理办公室在报名期间发布的公告为准,请考生留意学位中心网站 (网址:http://www.cdgdc.edu.cn)和同济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网址:http://zyxw.tongji.edu.cn)发布的信息。
九、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 1239 号,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3834
网址:http://zyxw.tongji.edu.cn
邮箱:zyxw@gs.tongji.edu.cn
MSN:tongjipd@hotmail.com
QQ:747382345
POPO:tongjipd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MTI 教学管理中心
电话:021-65982980/65981264
传真:02165986670
邮箱:tjmti@mail.tongji.edu.cn
附表一:2008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考试大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