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专业隔阂 培养复合型人才
南京艺术学院探索“突出课程、淡化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南京艺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胡嫄嫄的作品《斑点》在2012东京国际动漫节获奖,这让很多人没想到。因为读本科时,胡嫄嫄上的课除了一门“动画基础”外,其他选修的课程与动漫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突破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过分注重单一技能传授的弊端,在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中,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艺术人才,胡嫄嫄的成功是南艺着力打造复合型人才的缩影。
早在2000年,南艺便在全国艺术院校中首推完全学分制改革,探索“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完善,该校目前已形成以完善的课程结构为基础,学生自主选课为核心,灵活的学籍管理为保障的学分制教学体系。学校还鼓励各二级学院之间通过联合作业、联合教学的方式,进一步打破专业隔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丰富的“养料”。
在南艺影视学院戏剧排练现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部剧目的各个环节。影视学院负责剧本创作,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根据剧本编曲,传媒学院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设计学院则负责海报设计和广告宣传。
“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关起门来唱‘独角戏’,只有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锤炼专业特色,接上‘地气’,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新人才’,南艺才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实现更大作为。”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说。
今年暑假,南京艺术学院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暑期工作坊”。学院近三年的“暑期工作坊”共诞生了273件学生作品,其中72件申请了专利。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s-zs.org
(责任编辑:admin)